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谷精草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外台秘要》卷十五。即风引汤第一方,见风引汤条。
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经水不止。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即娑罗子,详该条。
出《吴普本草》。为草薢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梁柘轩条。
黄苔有黑色斑点。主里热实证,多为胃肠实热,宜用通里攻下(见《伤寒舌鉴》)。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经闭,详该条。
①出《滇南本草》。为地瓜藤之别名。②见《湖南药物志》。为菍地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证名。指气虚阴盛所致的痹症。《医学入门·痹风》:“气虚痹者,关节不充,一身如从水中出,阳虚阴盛也。四君子汤加肉桂、生附,或川附丸。”麻木重着者,可用神效黄芪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