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名。出《灵枢·背腧》。又名膂骨。即第一胸椎棘突。
见《江西草药》。为虎刺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妊娠羊水量超过2000毫升者,临床表现腹部迅速增大,有明显压迫症状,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常兼有手足面目浮肿等症。属胞中蓄水之症,即胎水肿满。多由体质素弱,脾阳不振,不能输布精微,反聚为水湿,胎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照山白之别名,详该条。
诊法术语,见《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五脏六腑的精华藏于内为气,现于外为色,“夫气由脏发,色随气华”(《四诊抉微》),隐然含于皮肤之内者为气,显然彰于皮肤之表者为色,气
喑,为瘖的异体字。即失音。详该条。
指背部。《素问·脉要精微论》:“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
古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卒死》。指在睡梦中突然死去,系五绝之一。参见五绝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买麻藤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20卷。清·陈治撰。约成书于1697年左右。本书为《证治大还》之一种,内容主要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病证及治疗(包括中风、类中风、类伤寒等90种),每种引录各家学说,参以个人见解,予以介绍。书中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