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打马过天河

打马过天河

小儿推拿方法。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又名打马过天门。操作方法有六种。①用右大指面运儿内劳宫,再将四指屈起,使其指尖向上,以右大指自总经弹至天河(见陈氏《小儿按摩经·手诀》)。②用食、中、无名指由儿上马穴边经手背推到天河,与捞明月相似(见《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十二手法诀》)。③用食、中指从儿上马穴边打起,直到天河,去四回三,至曲池处弹一下(见《幼科推拿秘书·十三大手法推拿注释》)。④用左大指捏儿总筋,左大、中指沿天河弹至曲池,反复几遍,再掐肩井琵琶走马等穴(见《厘正按摩要术》卷三)。⑤中指为午位,属马。用食、中指弹儿中指甲十余次,随后拿至天河,按摇数次,再用食、中指沿天河打至手弯处数次(见《小儿推拿秘诀·手上推拿法》)。以上五法性温凉,治寒热往来行气和血,通关节脉窍。⑥一手握住患儿手掌,一手用大指由其手心劳宫穴往上推至腕上三寸间使穴,然后左转推回至劳宫穴。推左手者经腕臂尺侧部而还;推右手者经腕臂桡侧部而还。推劳宫可补心气,推左手由尺侧而还可通小肠之气,推右手经桡侧而还可通大肠之气(见《脏腑点穴法·点穴法》)。

猜你喜欢

  • 木息子

    见《本草纲目》。为无患子之别名,详该条。

  • 潘霨(wèi 位)

    【介绍】:清代医家兼官吏。字伟然。江苏吴县人。官至贵州巡抚,精于医,任官所到之处,恒以医济民。辑刻有《园医学六种》,为其在江西时所作。其书包括伤寒、针灸、妇产、外治、本草等科,流传较广。

  • ①读(nèi)。里面。与外相对。《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②音那(nà)。古同纳。①受纳、纳入。《灵枢·营气》:“营气之道,内谷为宝。”②进针、下针。《素问·八正神明论》:“以息方

  • 幼科折衷

    书名。2卷。明·秦昌遇约撰于十七世纪中期。作者鉴于幼科诸书中的论治,或偏寒,或偏热,或喜补,或喜泻,遂取各家之长,以“折衷”为书名。书中对小儿杂病的证治立论凡五十余篇,每病首载七言歌及脉法,其次节引《

  • 伤堕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指孕后因气虚、血虚、肾虚或外伤等因素引起的腰腹痛坠,甚至阴道不时下血,以致流产。

  • 血分热

    详血热条。

  • 怒则气上

    指郁怒、暴怒所致肝气上逆或肝阳上亢的病理。肝藏血,为风木之脏,喜条达而恶抑郁。若精神过度刺激,则肝气过于升发而上逆,出现胸胁胀满,头痛头晕,目赤肿痛,甚则肝血失藏,血随气升而出现昏厥、呕血等症。《素问

  • 风肿

    病症名。①肿病之一,出《灵枢·五变》,又称痛风肿、痛风身肿。《丹溪心法·水肿》:“风肿者,皮粗,麻木不仁,走注疼痛。”《医学入门·水肿》:“风肿,即痛风肿者,肿面多风热,肿脚多风湿,关脉浮洪弦者,风热

  • 小邪

    ①指邪气轻浅的病证。《灵枢·刺节真邪》:“凡刺小邪日以大,补其不足乃无害。”②指中里的病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大邪中表,小邪中里。”此处小邪,后世注家有多种解释:《金匮要略直解》

  • 坚疝

    病名。《圣济总录》卷九十四:“腹中气满,心下尽痛,气积如臂者,名坚疝。”即癥疝。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