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农本草经》。为泽泻之别名,详该条。
治法。即汗法,详该条。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肝疳。见该条。
见诊宗三昧条。
见《李氏草秘》。为腹水草之别名,详该条。
通常指外感之风邪,是与疾病过程中产生的内风相对而言。参风条。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一。指有头疽生于背部、腰部,患者能以自己的手触及者,故名。有上搭手、中搭手、下搭手之分。见各该条。
①病名。虚劳的简称。《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劳亦作痨。《医林绳墨》卷三:“痨者劳也,劳损气血而为病也。”详虚劳条。②病因之一。指过度劳累。《素问·举痛论
人体部位名。即现代解剖学上所称的肱部。在肩下肘上部。见《灵枢·经脉》。或专指肱二头肌部。《类经图翼》:“肩髃下内侧对腋处,高起软白肉也。”
出《幼科发挥》。即盘肠气痛。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