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接骨药

接骨药

《济阳纲目》卷八十六:接骨药

药方名称接骨药

处方木香、半两钱(火煅,醋淬,研)、自然铜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折伤。

用法用量每服2钱,先嚼丁香1粒、乳香1粒,用无灰酒1盏调下。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次日如骨未接再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八十六

儒门事亲》卷十五:接骨药

药方名称接骨药

处方陈烂麻根2把,羊耳朵1对,乱丝1握(多者更妙)。

功能主治打折损伤。

用法用量上取肥松节劈碎,约量多少,先放2-3根于新瓦上,都于上外3味,在上烧着存性,就研为末,如生,再烧研为度,后入五灵脂或半两,如疼,入好乳香少许,和药如茶褐色为度,用布条子约缠一遭,先摊小黄米粥匀,上撒上药末匀,缠定折处,上又用软帛3-5重,上又竹箪子缠,勒得紧慢得中,初3日换上1次,再后5日换1次,又7日再换1次,无有不接者。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

救伤秘旨》:接骨药

药方名称接骨药

处方黄榔刺树根4两(或用五加皮4两代之),小雄鸡1只(重4-5两,去毛),糯米饭1盏。

制法上捣糊。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疼痛,补肝肾,强筋骨。主骨折。

用法用量贴在断骨处,外包好,1日1夜去药。其骨自接。若夏天再加莲早树根少许同捣,则不生虫。

摘录救伤秘旨

猜你喜欢

  • 化毒散软膏

    药方名称化毒散软膏处方化毒散(乳香、没药、川贝母、黄连、赤芍、天花粉、大黄、甘草、珍珠粉、牛黄、冰片、雄黄粉)2两,祛湿药膏(苦参、薄荷、白芷、防风、芥穗、连翘、苍术、大黄、鹤虱草、威灵仙、白鲜皮、五

  • 灵砂安神丸

    药方名称灵砂安神丸处方灵砂1两(一半留为衣),茯神(乳制)2两,远志2两,枣仁(炒)2两,生地2两,麦冬2两,石菖蒲2两,熟地2两,天冬2两,熊胆8钱。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灵砂为衣。功能

  • 白牙散

    《普济方》卷七十:白牙散药方名称白牙散处方酸枣仁、蘑菇不拘多少(煅过)、麝香少许。功能主治令牙白。主用法用量刷牙。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医方类聚》卷七十二引《居家必用》:白牙散药方名称白牙散处方藁本、

  • 草果饮子

    《杨氏家藏方》卷六:草果饮子药方名称草果饮子处方草果子仁、乌梅肉(焙)、紫苏叶(去土)、赤茯苓(去皮)、厚朴(去粗皮,生姜制,炒干)、陈橘皮(去白)、甘草(炙)、肉桂(去粗皮)、人参(去芦头)各等分。

  • 二陈加白苍楂芎汤

    药方名称二陈加白苍楂芎汤处方二陈汤加白术、苍术、山楂、川芎。功能主治导痰补脾。主伤食恶食者。用法用量《济阳纲目》本方用法:加生姜,水煎服。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三,名见《济阳纲目》卷十二

  • 姜附四君子汤

    药方名称姜附四君子汤别名姜附四君汤处方干姜、附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功能主治寒气霍乱;半产,身热面赤,脉沉而细。用法用量姜附四君汤(《竹林女科》卷二)。《竹林女科》本方用量:人参、白术(蜜炙)

  • 鸬鹚屎膏

    药方名称鸬鹚屎膏处方鸬鹚屎1升。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隳疮。用法用量腊月猪脂调和,敷之。摘录《鬼遗》卷五

  • 扶危散

    《疡科选粹》卷七:扶危散药方名称扶危散处方儿胎发(炒)、新香附、野菊花。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功能主治疯狗咬。用法用量酒调尽醉而愈。摘录《疡科选粹》卷七方出《医学入门》卷八,名见《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九:

  • 换骨散

    《扁鹊心书·神方》:换骨散药方名称换骨散处方乌蛇(去头尾,酒煮,取肉)2两,白花蛇(同上制法)2两,石菖蒲2两,荆芥穗2两,蔓荆子2两,天麻(酒炒)2两,胡首乌(小黑豆拌,蒸,晒)2两,白杨树皮(炒)

  • 家传凉惊丸

    药方名称家传凉惊丸处方黄连(净)、黄芩(去腐)、山栀仁、黄柏各等分,朱砂、雄黄(俱飞)减半。制法上为极细末,和匀,雪水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退热解毒,镇惊安神。主小儿五脏热盛动风者。用法用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