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控涎丹

控涎丹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控涎丹

药方名称控涎丹

别名子龙丸(《外科垒生集》卷四)。

处方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真者)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

功能主治攻逐痰饮。治痰涎内伏,胸背、手脚、颈项、腰胯突然痛不可忍,内连筋骨,牵引钓痛,坐卧不宁,走易不定,或头痛不可举,昏倦多睡,饮食无味,痰唾稠粘,夜间喉中多有锯声,及手脚沉重,腿冷痹麻,气脉不通等。

用法用量食后及临卧时用姜汤成熟水送下5~10丸。如疾猛气实,酌加用量。

备注本方是从《圣济总录》卷十“趁痛丸”演化而来。参见该条。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

《活人方》卷六:控涎丹

药方名称控涎丹

处方黑丑3两(生熟各半),枳实1两5钱,橘红1两5钱,白芥子1两,朴消3钱,生矾2钱5分,熟矾2钱5分,牙皂1钱5分。

制法白萝卜汁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涤除痰癖伏饮。主男妇素有停痰积饮,隐伏于两胁之下,腰肾肠胃之间,远年则随气走注,为痛屈伸不得,而精神元气犹旺者。

用法用量空心姜汤吞服1钱。

摘录《活人方》卷六

丹溪心法》卷四:控涎丹

药方名称控涎丹

处方甘遂(面裹煨)、大戟(制)、真白芥菜子(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加桃仁泥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身及两胁走痛,痰挟死血者。

用法用量每服5-7丸,渐加至10丸,临卧姜汤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玉案》卷三:控涎丹

药方名称控涎丹

处方大戟2两,白芥子2两,瓜蒌曲2两,薄桂3钱,全蝎8个,雄黄2钱,朱砂2钱。

制法上为末,粉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痰饮症,或漉漉有声,或手足冷痹,气脉不通者。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临卧姜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三

猜你喜欢

  • 姜桂丸

    《洁古家珍》:姜桂丸药方名称姜桂丸处方南星(洗)1两,半夏(洗)1两,官桂1两(去粗皮)。制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寒痰咳嗽,脉沉,面黧黑,小便急痛,足寒而逆,心多恐怖。用法用量每服

  • 清震汤

    《症因脉治》卷一:清震汤药方名称清震汤处方升麻苍术干葛甘草鲜荷叶功能主治治外感阳明经头痛,额前作痛,心烦痞满,呕哕。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一《嵩崖尊生》卷六:清震汤药方名称清震汤处方黄芩2

  • 菊粉散

    药方名称菊粉散别名菊花散处方黄菊花5钱(烧灰),烟胶2钱,轻粉1钱,枯矾1钱,黄丹2钱。制法上各为末。功能主治肥粘疮。用法用量菊花散(《青囊秘传》)。摘录《洞天奥旨》卷十引巫真君方

  • 阳痿食疗方

    药方名称阳痿食疗方处方雄鸡肝4只鲤鱼胆4只菟丝子粉30克 麻雀蛋1枚制法将鸡肝、鲤鱼胆风干,百日后研细,加菟丝子粉、麻雀蛋清,拌匀。做成黄豆大药丸,烘干或晒干。功能主治补肾助阳。适用于阳痿。用法用量每

  • 金疮铁扇散

    药方名称金疮铁扇散别名铁扇散处方象皮5钱(切薄片,用小锅焙黄色以干为度,勿令焦),龙骨5钱(用上白者,生研),老材香1两(山陕等省无漆,民间棺殓俱用松香、黄蜡涂于棺内,数10年后,有迁葬者,棺朽另易新

  • 枸杞菟丝汤

    药方名称枸杞菟丝汤处方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青葙子、熟地、防风、薄荷、玄参、密蒙花、当归、石决明、龙胆草。功能主治枣花翳内障。用法用量上水煎,磨石蟹汁冲入,食后服。摘录《眼科全书》卷三

  • 复肾散

    药方名称复肾散处方广狗肾2具,海马50g,鹿肾1对,土茯苓200g,淡菜100g,鹿角菜50g,鲍鱼50g,头发菜50g,砂仁50g,杜仲炭50g,杞果100g,冬虫草50g,酒生地50g。制法上为细

  • 巴鲫膏

    药方名称巴鲫膏处方巴豆仁5钱,白及(切)5钱,番木鳖(切)5钱,川乌(切)5钱,草乌(切)5钱,商陆(切片)10两,漏芦2两,闹羊花2两,全归(切)2两,穿山甲(切)2两,元参(切)2两,虾蟆皮干(须

  • 黄芩半夏汤

    《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医经大旨》:黄芩半夏汤药方名称黄芩半夏汤处方半夏枳壳黄芩(酒炒)桔梗紫苏麻黄杏仁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治喘证由于寒包热者。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取320毫

  • 固胎芩术散

    药方名称固胎芩术散处方黄芩(条实者,酒浸,炒)1两,白术(壁土炒,去土)1两,砂仁(炒)3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安胎。主用法用量每服3-5匙,清米汤送下。摘录《医学正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