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系指感受温邪疫疠之邪,喉间疼痛,腐溃并覆有色白如菌状膜,故名。为白缠喉之俗名,即白喉。《喉白阐微》:“喉间白腐一证,俗名白菌,即白缠喉是也。”详白喉条。
恶寒证之一种。《证治汇补·恶寒》:“痰饮恶寒,由痰滞上焦,营卫阻滞,抑遏清道,不能固密腠理而恶寒。肥人多有此证。脉滑或沉,周身沉重,胸满食减,肌肉如故。”又:“浊痰滞膈,先用姜茶探吐,后用通圣散加减。
【介绍】:宋代医家。生平不详。撰有《备问方》1卷,已佚。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六。即前臂尺、桡骨骨折。详见臂骨伤条。
《疫喉浅论》卷下方。鲜生地黄、玄参心、麦门冬、甘草梢、连翘、青黛、木通。加灯心二十寸,竹叶二十片,水煎服。治疫喉痧透,溲涩不通,舌燥脉数。
出《灵枢·经脉》。筋性刚劲而坚韧,有约束骨骼的功能。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羊角扭,详该条。
见清·龙柏《药性考》。即金果榄,详该条。
病名。出《中藏经》卷上。即瘿与瘤的合称。或单指瘿。参见瘿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阴地蕨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