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斜叶榕

斜叶榕

药材名称斜叶榕

拼音Xié Yè Ró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斜叶榕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tinctoria Forst.f.subsp.gibbosa(B1.)Corner[F.gibbosaB1.]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乔木,高5-20m。全株有乳汁。单叶互生;叶柄粗短,长6-15mm;托叶卵状披针形,略弯曲,长约7mm;叶片革质,变异很大,通常两侧不对称,斜菱状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4-17cm,宽3-6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钝,一边稍阔,全缘或中部以上有波状角;叶背略粗糙,有微小的瘤状突起体,基出脉3条,侧脉5-7对,网脉在背面稍明显。隐头花序,花序托单生或成对腋生,扁球形或球状梨形,直径5-8mm,成熟时黄色,顶部有脐状突起,下端聚狭成柄,长5-10mm,微被柔毛;基部有少数苞片;雄花、瘿花着生于同一花序托内壁,雄花生于近口部,花被片4-6;雄蕊1,花丝短,有退化雌蕊;瘿花花被片与雄花相似,子房近球形,花柱侧生;雌花着生于另一植株花序托内,花被片4,子房斜卵形,略具乳头状突起,花柱侧生。瘦果。花、果期全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分布于山地林中或旷地、水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树皮呈半卷筒状,长短不等,厚1-2mm。外表面灰棕色,具纵皱纹,皮孔横向,栓皮易脱落露出鲜黄色皮部;内表面白色,具细密纵皱纹。质稍脆,易折断。气微,味淡。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感冒;高热惊厥;泄泻;痢疾;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墓头回

    《全国中草药汇编》:墓头回药材名称墓头回拼音Mù Tóu Huí别名追风箭、脚汗草、铜班道、虎牙草、摆子草来源败酱科败酱属植物异叶败酱Patrinia heterophy

  • 制何首乌

    药材名称制何首乌英文名RADIX POLYGONI MULTIFLORI PREPARATA来源本品为何首乌的炮制加工品。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皱缩状的块片,厚约1cm。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凹凸不平。质坚硬

  • 大蕉皮

    《中药大辞典》:大蕉皮药材名称大蕉皮拼音Dà Jiāo Pí出处《广东中药》II来源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皮。秋季收拾蕉皮晒干。生境分部主产广东。性状果皮,鲜者黄绿色,干者黑褐色,呈

  • 千斤拔

    《全国中草药汇编》:千斤拔药材名称千斤拔拼音Qiān Jīn Bá别名蔓性千斤拔、一条根、老鼠尾、吊马墩、吊马桩、金牛尾、箭根、钉地根、土黄芩[广西、广东]、钻地风[四川]来源为豆科千斤拔属

  • 糯米条

    药材名称糯米条拼音Nuò Mǐ Tiáo英文名Chinese Abelia别名茶条树、小榆蜡叶、小垛鸡、山柳树、毛蜡叶子树、水蜡、白花树出处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糯米条的茎

  • 地浆

    《中药大辞典》:地浆药材名称地浆拼音Dì Jiānɡ别名土浆(陶弘景),地浆水(《会约医镜》)。出处《本草经集注》制法掘黄土地作坎,深约二尺许,灌水,搅混,俟其沉淀,取上面清液,即为地浆水。

  • 丽春花果实

    药材名称丽春花果实拼音Lì Chūn Huā Guǒ Shí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罂粟科植物丽春花的果实。化学成分种皮含吗啡、那可汀、蒂巴因。种子含油47.6%,油中含亚麻酸67

  • 山杨柳

    《中药大辞典》:山杨柳药材名称山杨柳拼音Shān Yánɡ Liǔ别名黑杨柳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柳的树皮。全年可采,切片晒干。原形态小乔木,高3米余。枝圆形,被有白色

  • 木姜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姜子药材名称木姜子拼音Mù Jiānɡ Zǐ别名山胡椒、木香子、木樟子、山姜子、山苍子[贵州南部]来源为樟科木姜子属植物木姜子Litsea pungens Hemsl.

  • 辣蓼

    药材名称辣蓼拼音Là Liǎo别名辣蓼草来源蓼科蓼属植物辣蓼Polygonum flaccidum Meism及水蓼P. hydropiper L.,以全草或根、叶入药。全草四季可采,根和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