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新加黄龙汤

新加黄龙汤

药方名称新加黄龙汤

处方细生地15克 生甘草6克人参4.5克(另煎汁90毫升)生大黄9克芒消3克 元参15克麦冬(连心)15克当归4.5克海参(洗)2条 姜汁30毫升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泻热通便。治阳明温病,应下失下,气液两亏,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神疲少气,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黄或焦黑燥裂。

用法用量水1.6升,煮取600毫升。先用200毫升,冲参汁30毫升,姜汁10毫升,顿服之。如腹中有响声,或转矢气者,为欲便也;候三至四小时不便,再如前法服200毫升;候六小时不便,再服200毫升。如服200毫升,即得便,止后服,酌服益胃汤一剂,余参或可加入。

备注方中大黄芒消急下燥热以存阴气;人参当归补益气血;麦冬、生地、玄参海参激阴养液;姜汁、大枣甘草固护胃气,调和诸药;桔梗开宣肺气,通调胃肠。全方泻热通便与滋阴益气并行为治,使正气得运,阴血得复,则药力得行,大便可通,邪热自平。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猜你喜欢

  • 猪腰核桃

    药方名称猪腰核桃处方猪腰1对杜仲30克 核桃肉30克制法将猪腰与杜仲、核桃肉同煮熟。功能主治益肾助阳,强腰益气。适用于肾虚不固的遗精盗汗。用法用量炖熟后蘸少许细盐食用。摘录《经验方》

  • 黑神散子

    药方名称黑神散子处方麻黄1分(去节),川大黄半分(锉),杏仁1分(去皮尖)。制法上以麸同炒黑色,去麸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壮热。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温酒调下。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五八引《保童秘要》

  • 温中补脾汤

    药方名称温中补脾汤处方人参黄耆(蜜炙)白术(土炒)干姜陈皮半夏(姜制)附子(制)茯苓砂仁肉桂(去粗皮,研)白芍(炒焦)甘草(炙)丁香功能主治治小儿慢脾风,闭目摇头,面唇青黯,额汗昏睡,四肢厥冷,舌短声

  • 玉红膏

    《伤科补要》卷三:玉红膏药方名称玉红膏处方紫草60克当归60克 生地120克象皮60克乳香60克没药30克甘草15克合欢皮60克功能主治止痛生肌。治一切疮口。用法用量上药用麻油750毫升,煎枯去滓,再

  • 护颜汤

    药方名称护颜汤处方玄参1两,当归1两,金银花2两,瓜蒌半个,生地1两,石膏3钱,白芷2钱,半夏2钱,黄芩2钱。功能主治脸旁鼻外生疽。用法用量水6碗,煎至1碗服。5日内即散。摘录《洞天奥旨》卷五

  • 凉血地黄加人参汤

    药方名称凉血地黄加人参汤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人参、升麻、白术、黄芩(酒炒)、甘草。功能主治妇人痘疮发热之时,热入血室,经水先期而来,至4日不止者。摘录《麻疹全书》卷下

  • 加减理中汤

    《金鉴》卷五十二:加减理中汤药方名称加减理中汤处方人参、干姜、白术(土炒)、川椒。功能主治胃寒虫扰作吐,唇色或红或白,胃口时痛时止,频呕清涎者。用法用量引用乌梅1个,水煎服。摘录《金鉴》卷五十二《痘疹

  • 加味香连汤

    药方名称加味香连汤处方白芍2钱,黄芩2钱,黄连1钱,陈皮1钱,茯苓6分,木香5分,黄柏8分,乳香1分半,没药1分半。功能主治孕妇痢疾。用法用量酒煎服。摘录《胎产心法》卷上

  • 丹参散结汤

    药方名称丹参散结汤处方丹参12克,玄参12克,白芥子10克,山药10克,丝瓜络10克,橘核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莪术10克,肉桂6克,金银花藤30克,鸡血藤20克。功能主治活血通络,软坚散结

  • 马蹄灰方

    药方名称马蹄灰方处方马蹄1两(烧存性,研)。功能主治牡痔(匿虫)虫。用法用量以猪脂调和,涂绵上,纳下部中,日3-5易。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