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即牡痔、牝痔、脉痔、肠痔、血痔的合称。详各该条。
证名。又称巅顶痛。指头顶部疼痛。《丹溪心法·头痛》:“如顶巅痛,宜藁本、防风、柴胡。”《医宗必读·头痛》:“太阳、厥阴巅顶痛,宜来复丹。”《证治汇补·头痛》:“巅顶痛属肾。”由肾虚、相火偏旺,循督脉上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八。即鼻疳疮。详该条。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一。即月经。详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
病证名。见《理虚元鉴》。即干咳嗽。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病因饮食不节,或劳伤形体,损伤脾胃不能摄血归源;或素有心气不足,复因饮酒劳倦,致令心火乘脾所致。症见崩漏下血夹有水湿,或每日水泻一二次,气短,怠惰嗜卧,疲倦乏力。
肾脏真气已绝的脉象。肾脉当沉而反躁动,轻按之坚实,重按之乱如转丸,尺部更为明显。《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肾死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素问》篇名。本篇主要讨论真气与邪气的离合,说明在针刺时应掌握邪气初至真邪未合的时机,而及早治疗,故名。文中还介绍了针刺的宜忌和操作方法,强调刺法必须结合天、地、四时、五行、三部九候,全面审察。
即清心包之热邪。经言: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宫城也。故称。详清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