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无名子

无名子

药材名称无名子

拼音Wú Mínɡ Zǐ

别名阿月浑子(《本草拾遗》)。

出处海药本草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无名木果实

原形态无名木(徐表《南州记》)

落叶小乔木,高达8米。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11枚,生于嫩枝上者,其数或较多,小叶片卵形,革质,长5-10厘米,顶端钝或有小突尖,基部稍窄,全缘,无毛。花雌雄异株,成腋生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梗基部有苞片;雄花萼片1~2,雄蕊3~5,甚短;雌花萼片2~5,子房无柄,花柱3裂。核果卵形或长椭圆形,有果柄,长达3厘米,淡黄或淡红色,有皱纹;种子淡绿色或乳黄色。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本植物的树皮(无名木皮)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原产地中海区和亚洲中部,我国新疆亦有栽培。

性味《本草拾遗》:"味辛,温、涩,无毒。"

功能主治温肾,暖脾。治肾虚腰冷,阳痿,脾虚冷痢。

①《本草拾遗》:"主诸痢,去冷气,令人肥健。"

②《海药本草》:"主腰冷,阴肾虚弱,得水香、山茱萸良。"

③《纲目拾遗》:"止痢,暖肾,开胃,除肠秽积;得木香、山萸能兴阳。"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光头稗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光头稗子药材名称光头稗子别名芒稷来源禾本科光头稗子Echinochloa colonum (L.) Link,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华东、华南、西南。性味微苦,温。功能主治利尿,止血。

  • 岩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七药材名称岩七拼音Yán Qī别名竹节七、小万年青、白马分宗来源百合科开口箭属植物剑叶开口剑Tupistra ensifolia Wang et Tang,以根状茎入药

  • 鸡血藤

    《中国药典》:鸡血藤药材名称鸡血藤拼音Jī Xuè Ténɡ英文名CAULIS SPATHOLOBI别名血风、血藤、大血藤、血风藤、三叶鸡血藤、九层风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密花豆(大血

  • 小接筋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接筋草药材名称小接筋草拼音Xiǎo Jiē Jīn Cǎo来源蕨类石松科石松属植物小杉兰Lycopodium selago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微苦

  • 标杆花

    药材名称标杆花拼音Biāo Gǎn Huā别名八百锤、千锤打、铜锤来源鸢尾科唐菖蒲属植物唐菖蒲Gladiolus gandavensis Van Houtte,以球茎入药。秋季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性

  • 苦瓜叶

    《中药大辞典》:苦瓜叶药材名称苦瓜叶拼音Kǔ Guā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叶片,夏、秋采收。化学成分新鲜叶含苦瓜素。药理作用苦瓜素可能即系喷瓜素,后者有二种异构体,β-

  • 南瓜花

    《中药大辞典》:南瓜花药材名称南瓜花拼音Nán Guā Huā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花,6~7月开花时采集。性味《分类草药性》:"性凉。"功能主治清湿热

  • 鹿耳翎

    《中药大辞典》:鹿耳翎药材名称鹿耳翎拼音Lù ěr Línɡ别名鹿耳苓、鹿耳草(《生草药性备要》),八十缺、毛六猬、六角瓣、六什头、六毒草,八楞风、八面风、蜡达草、六十瓣、六角心、

  • 水栀

    《中药大辞典》:水栀药材名称水栀拼音Shuǐ Zhī别名伏尸栀子(《雷公炮炙论》),水栀子(《八闽通志,),黄箕子、黄枝(《福建民间草药》),马牙栀、建栀、黄栀子(《药材学》)。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

  • 白云瓜叶

    药材名称白云瓜叶拼音Bái Yún Guā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remiayunnanensis(Church.et Gagnep.)R.c.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