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暑泄

猜你喜欢

  • 浑浑

    喻脉来浑乱。《素问·疟论》:“无刺浑浑之脉。”《素问·脉要精微论》:“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王冰注:“浑浑言脉气混乱也。”

  • 子容

    【介绍】:战国时医家。扁鹊的弟子,详见子阳条。

  • 颠顶

    颠,同巅。头顶部。

  • 痘疹金镜录

    书名。又名《痘疹全婴金镜录》、《幼科痘疹金镜录》。3卷。明·翁仲仁撰。刊于1579年,原刊本未见,现存者均为本书的增补或改订本,故名称颇多。卷数有3卷本、4卷本不一。3卷本如《痘疹金镜录真本》(又名《

  • 目明

    经外奇穴名。出《扁鹊心书》。正视时,位于瞳孔直上入发际处,主治头痛,目赤,视力减退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 崔禹锡食经

    本草著作。又名《崔氏食经》。4卷。唐崔禹锡约撰于八世纪中。述饮食宜忌。原书佚,今存于《医心方》之佚文146条,冠以“《崔禹锡食经》”、“崔禹”、“《崔禹食经》”、“崔禹锡”等标记。日人田泽温叔(仲舒)

  • 气呕

    病证名。指呕吐因七情伤感、盛怒气逆所致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心膈胀满,气逆于胸间,食入即呕,呕尽却快,名曰气呕。”《证治要诀》卷六:“气呕,胸满膈胀,关格不通,不食常饱,食则常气逆而吐

  • 目沙涩

    证名。见《银海精微》。指眼觉沙涩,有异物感。又名碜涩、瘾涩。多由风热、肝火、阴虚火旺或异物入目所致。症见眼内沙涩外,多伴有羞明流泪,红赤痒痛等。常见于外障眼病。宜结合眼及全身证候辨证施治,分别选用祛风

  • 严子礼

    【介绍】:见严用和条。

  • 药性简要

    见医学五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