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西晋·崔豹《古今注》。即赤芍药,详该条。
见《中药志》。即干地黄,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漆大姑之别名,详该条。
和法之一。用清热泄湿的药物以治疗湿热病邪在半表半里(少阳)的方法。如症见往来寒热、口苦、胁痛、胸闷欲呕、小便浑浊,舌质红,苔黄白腻,脉弦滑数等,用蒿芩清胆汤。
指第六胸椎。《素问·刺热篇》:“六椎下间主脾热。”
即水痘,详该条。
【介绍】:见汤衡条。
推拿穴位名。见天庭条。
病名。痟通“消”。见《世医得效方》卷六。即消渴,详该条。
病证名。指女子(本应指未婚者)因逆经而致眼部出血之病证。又名女子逆经、女子逆经赤涩、女人血气逆流、逆经目赤。《银海精微》:“此乃室女或肥壮妇人血热经闭,过期不行,则血逆于上,注于目,灌于睛外皆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