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曲池

曲池

经穴名,代号LI11。出《灵枢·本输》。别名阳泽鬼臣鬼腿。属手阳明大肠经。合(土)穴。位于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屈肘取穴。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并有桡侧返动、静脉的分支通过。主治发热咽喉肿痛目赤齿痛,臂肘疼痛,上肢不遂,腹痛,吐泻,痢疾瘰疬丹毒疮疡湿疹,荨麻疹;以及中暑,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图50)。②推拿穴位。出《针灸大成》卷十。又名洪池、拱池。即肘窝部。《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臂弯名曲池。”

图50

猜你喜欢

  • 留罐法

    拔罐法的一种。亦称坐罐法。是拔罐后,让火罐留在吸着的穴位上不去动它。一般留置10~15分钟为度。对镇痛效果较好。惟此法吸着力强,夏季或皮肤较嫩的部位,留罐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皮肤上会出现水泡。

  • 胎前水肿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肿胀。详该条。

  • 临产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又名临蓐、临盆、临月、临草、卧蓐、坐蓐、坐草、草蓐、上草、免蓐。指临近生产,进入分娩期。

  • 金钩藤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钩藤,详该条。

  • 毛孔

    即汗孔。见汗空条。

  • 虜寄疮

    见谈金章《诚书痘疮》。即痘疮。详该条。

  • 倪涵初治疟第一方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引倪涵初方。陈皮、姜半夏、茯苓、威灵仙各一钱,制苍术、姜厚朴、柴胡、黄芩各八分,青皮、槟榔各六分,炙甘草三分。为粗末,加生姜三片,井、河水各半煎,饥时服,渣再煎服。治疟疾

  • 目枯涩

    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目干涩,详该条。

  • 伤寒喘

    病证名。外感热病过程中出现的气喘。《圣济总录》卷二十四:“论曰,伤寒喘其证不一。有邪气在表,表未解,无汗而喘者;有邪气在里,汗出,不恶寒,腹满而喘者;有潮热者;有心下有水而喘者。古人治之,亦各求其本。

  • 孙兆

    【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北宋医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尚药奉御孙用和,有二子,一为奇,一为兆,父子皆以医闻名。奇、兆皆登进士第。官至殿中丞。两人对《素问》等古典医籍更多所研究。兆有《伤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