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曹家达

曹家达

【介绍】:

曹颖甫条。

猜你喜欢

  • 脱绝

    亡阴引起阳脱,或亡阳伴随阴竭的阴阳相离绝的垂危证。如大出汗或大吐大泻的失水病人,属于耗失阴液(血),如救治不及,阴液(血)耗竭,就会导致阳气虚脱,出现冷汗淋漓,脉微细或芤大,四肢逆冷甚至死亡,即为亡阴

  • 旋螺尖起外障

    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因黑睛中央“高而绽起,如螺蛳之形圆而尾尖”(《证治准绳·杂病》),故名。即旋螺突起。详该条。

  • 足跗

    出《灵枢·经脉》。足背。

  • 痰浊犯肺

    指痰湿内阻,肺气不得宣降的病机。症见咳嗽痰多,色白而粘,容易咯出、或气喘胸满、呕恶、舌苔白腻,脉滑。治宜宣肺化痰或降气平喘。

  • 睥肉粘轮

    病名。又名睑粘睛珠、睑倒粘睛。多因风热上攻,热燥血涌、气血瘀阻而成。常可见于椒疮重症。此外,烧伤及腐蚀性物质入目等亦可造成本病。《证治准绳·杂病》:“目内睥之肉与气轮相粘不开,难于转运。”相当于今之睑

  • 任脉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脉从胸骨剑突下方的鸠尾穴处分出,向下散于腹部。本脉发生病变:“实则腹部皮肤疼痛,虚则腹部皮肤搔痒。”

  • 沙眼

    病名。即椒疮。详该条。

  • ①病因六淫之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燥胜则干。”燥与湿对。燥病易伤津液。临床表现多为目赤、口鼻唇舌干燥、干咳、胁痛等。其偏热者为温燥,偏寒者为凉燥。②阴津亏损时出现的内燥证候。参见内燥条。

  • 中管

    见中脘条。

  • 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

    书名。即宋·许叔微所撰《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三种的合订本。195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