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名。代号ST38。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直下8寸;或于外膝眼与解溪穴连线的中点取穴。另说“在上廉下一寸”(《太平圣惠方》);“膝下五寸许”(《针灸大全》)。布有腓肠
①见《本草纲目》。为香薷之别名。②见《云南中草药》。为绣球防风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名。指肌肉顽木沉重,不知痛痒寒热之症。《素问·五常政大论》:“寒客至,沉阴化,湿气变物,水饮内搐,中满不食,皮肉苛,筋脉不利,甚则胕肿身后痛。”《素问·逆调论》:“人之肉苛者,虽近衣絮,犹尚苛也,是
见《药材学》。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郑浆条。
病名。见明·倪维德《原机启微》。即痘疮入眼。详该条。
出《乾坤生意秘韫》。为忍冬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即杨梅疮。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独脚乌桕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湿热所致的腹泻。由湿热内侵,蕴结肠胃所致。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如泄泻黄稠,腹痛作热,面红口渴,此热湿也,其症多得于夏,以五苓散加滑石、甘草、木通治之。”如兼腹痛舌苔黄厚者,用香连导滞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