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木疳

木疳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木疡。因肝经实热或阴虚火炎所致。本病黑睛发生一个或数个圆形小颗粒样突起,实者小而痛涩,虚者大而昏花,日久反复,黑睛云翳,影响视力。严重者,可变生花翳白陷,甚致溃穿黑睛。类今泡疹性角膜炎。治法实证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虚证养阴清热,可用养阴清肺汤加石决明青葙子赤芍木贼等。

猜你喜欢

  • 鬼床

    十三鬼穴之一。《备急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七针耳前发际宛宛中耳垂下五分,名鬼床。”《针灸大成》指为颊车穴,今从此说。

  • 伤寒卒病论笺

    见邹氏纯懿庐集条。

  • 会额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脑户,见该条。

  • 核瘟

    病名。即鼠疫。《鼠疫抉微》:“鼠疫又名核瘟,言是症之必见结核也。”详鼠疫条。

  • 脂瘤

    病名。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又名粉瘤。多因痰气凝结而成。瘤体形圆质软,大小不等,多发于头、面、背部。若生于耳前、颈后者,多呈粉红色。破溃后可见豆渣样物溢出,有时可感染化脓。以外治为主。也可手术

  • 养正汤

    《时疫白喉捷要》方。又名善后养正汤。炒山药、制何首乌、熟地黄各四钱,玉竹五钱,生地黄、麦门冬、女贞子、茯苓各三钱,酒白芍药、天花粉各二钱。水煎服。治白喉病愈之后,元气虚甚者。

  • 阴茄

    病名。《妇科易知》:“阴户出物如茄,亦阴挺之类也。”详阴挺条。

  • 枕骨

    ①骨名。又名后山骨、玉枕骨、乘枕骨、后枕骨。详后山骨条。②窍阴(头)穴之别名,出《针灸聚英》。属足少阳胆经。位于乳突后上方。

  • 明堂人形图

    书名。见《新唐书·艺文志》。1卷。唐·甄权撰,已佚。

  • 罐罐草

    见《四川中药志》。为蓝花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