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木薯

木薯

药材名称木薯

拼音Mù Shǔ

英文名manihot utilissima

别名树薯、薯树、臭薯、葛薯、树番薯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木薯的叶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ihot esculenta Crantz[M.utilissima Pohl.]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可采;叶夏、秋季采收,鲜用。

原形态木薯 直立亚灌木,高1.5-3m。块根圆柱状,肉质。叶互生;叶柄长约30cm;叶3-7掌状深裂或全裂,裂片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0-20cm,全缘。圆锥花序顶生;花单性,雌雄同株;花萼钟状,5裂,黄白色而带紫色;无花瓣;花盘腺体5枚;雄花具雄蕊10,2轮;雌花子房3室,花柱3,下部合生。蒴果椭圆形,长1.5cm,有纵棱6条。花期4-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热带地区。

资源分布:我国南方有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叶互生,长10-20cm,掌状3-7深裂或全裂,裂片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全缘,渐尖;叶柄长约30cm。气微,味苦、涩。

性味味苦;性寒;小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疮疡肿毒;疥癣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本品外用,不作内服。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叶入药有拔毒消肿的功能。用于疮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猫花

    药材名称猫花拼音Māo Huā别名蜂糖罐(《贵州民间药物》),蜂糖花、来江藤(《四川中药志》),猫眯花(《贵州草药》),蜜桶花、蜂蜜果、铁林杆、小白叶(《云南中草药》),叶上花(《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 楸叶

    《中药大辞典》:楸叶药材名称楸叶拼音Qiū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楸的叶片。性味《纲目》:"苦,小寒,无毒。"功能主治消肿拔毒,排脓生肌。治肿疡,发背,瘰疬

  • 墨旱莲

    《中国药典》:墨旱莲药材名称墨旱莲拼音Mò Hàn Lián英文名HERBA ECLIPTAE别名旱莲草、水旱莲、莲子草、白花蟛蜞草、墨斗草、野向日葵、墨菜、黑墨草、墨汁

  • 光棍草

    药材名称光棍草拼音Guānɡ Gùn Cǎo别名一根香、观音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粗齿兔耳风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nsliaea grossedentata Franch.采收和储藏:春

  • 升登

    药材名称升登拼音Shēnɡ Dēnɡ别名生等、森等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西藏猫乳的木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mnella gilgitica Mansf.et Melch.采收和储藏:全年可

  • 蒟酱

    《中药大辞典》:蒟酱药材名称蒟酱拼音Jǔ Jiànɡ别名枸酱(《汉书》),蒟子(《广志》),土荜拨(《食疗本草》),大荜拨(《成都县志》),蒟青、槟榔蒟(《岭南草药志》),青蒌、香荖(《广东

  • 紫薇

    药材名称紫薇拼音Zǐ Wēi别名搔痒树、紫荆皮[四川]、紫金标[江西]来源千屈菜科紫薇属植物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以根、树皮入药。夏秋采剥落的树皮,晒干;根随时可采。性味

  • 台湾三颗针

    药材名称台湾三颗针拼音Tái Wān Sān Kē Zhēn别名川上氏小檗、黑实檗木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台湾小檗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kawakamii Hayata采

  • 田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田麻药材名称田麻别名毛果田麻来源椴树科田麻Corchoropsis tomentosa (Thunb.) Makin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华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

  • 地八角

    《中药大辞典》:地八角药材名称地八角拼音Dì Bā Jiǎo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地八角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匍匐或斜生,长30~100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