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极热伤络

猜你喜欢

  • 辨证录

    综合性医书。14卷(附《脉诀阐微》1卷)。清·陈士铎述(托名岐伯、张仲景所传)。成书约为1687年。内容包括内、外、儿、妇等各科疾病证治。分伤寒、中寒、中风等126门,700余证。每证详列病状、病因、

  • 太冲

    经穴名,代号LR3。出《灵枢·本输》。属足厥阴肝经。输(土)、原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布有腓深神经的分支,并有足背静脉网及第一跖骨背动脉通过。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癫痫,目赤肿痛,

  • 气耗

    指过劳而导致正气的耗损,为《内经》九种气机失常病证之。《素问·举痛论》:“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类经》注:“疲劳过度,则阳气动于阴分,故上奔于肺而为喘,外达于表而为汗。阳动则散,故内外

  • 手掌。《素问·五脏生成篇》:“掌受血而能握。”

  • 阴中有阳

    出《素问·天元纪大论》。详“阳中有阴”条。

  • 化气

    ①运气学说术语。指土之化气。《素问·气交变大论》:“化气不政,生气独治”。《类经》:“化气,土气也”。②生化机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③指行气化滞的治法,如用理气药消除腹胀。参

  • 养生导引法

    气功著作。撰者不详。1卷。明·胡文焕校订。刊于1592年。此书分中风、风痹、心腹痛、补益等27门,详述诸病导引法119种。对明以前各种功法予以系统归纳,对同一病证,列出多种导引法,以利辨证施功。现存明

  • 妊娠喉痹

    病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多由心胆二经伏火循经上攻、或挟外邪所致。症见咽喉或痛不能下咽、或会厌、舌根部两旁上下生紫黑点如小豆大。治以清火利咽、凉膈解毒。方用清肺化热汤。(荆芥、玄参、桔梗、甘草、射干

  • 腓腨

    小腿肚,相当于腓肠肌部分。《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此证发于腓腨,即小腿肚也。”

  • 徐疾补泻法

    针刺补泻法之一。是以进、出针的快慢区分补泻的一种方法。《灵枢·小针解》:“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即慢进针快出针者为补,快进针慢出针者为泻。其慢进快出,在于扶助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