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苓甘露散

桂苓甘露散

《宜明论方》卷六:桂苓甘露散

药方名称桂苓甘露散

别名桂苓白术散(《宜明论方》卷六)。

处方茯苓30克(去皮)甘草60克(炙)白术15克泽泻30克 官桂15克(去皮)石膏60克寒水石60克滑石120克猪苓15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清暑泄热,化气利水。治中暑受湿,头痛发热,烦渴引饮,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小儿吐泻惊风等。

用法用量每服9克,温汤调下,生姜汤尤良。小儿每服3克。

摘录《宜明论方》卷六

儒门事亲》卷十二:桂苓甘露散

药方名称桂苓甘露散

处方官桂人参藿香各15克茯苓白术甘草葛根泽泻石膏寒水石各30克滑石60克木香7.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益气和中。治伏暑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及水泻不止,疟疾等。

用法用量每服9克,白汤调下,生姜汤亦可。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宣明论》卷六:桂苓甘露散

药方名称桂苓甘露散

别名桂苓白术散、桂苓甘露饮

处方茯苓1两(去皮),甘草2两(炙),白术半两,泽泻1两,桂半两(去皮),石膏2两,寒水石2两,滑石4两,猪苓半两(1方不用猪苓)。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中暑,湿热内甚,头痛,口干烦渴,小便赤涩,大便急痛,霍乱吐下,腹满痛闷,及小儿吐泻、惊风。伤暑吐血;痢疾。

用法用量桂苓白术散(原书同卷)、桂苓甘露饮(《伤寒直格》卷下)。

摘录《宣明论》卷六

猜你喜欢

  • 莪术汤

    药方名称莪术汤处方莪术、三棱、红花、苏木、牛膝。功能主治因伤食生冷,血滞不行,内有瘀血,经来一半,遍身潮热,头痛口渴,小便作痛。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摘录《竹林女科》卷一

  • 芦根清肺饮

    药方名称芦根清肺饮处方鲜芦根60克 鲜冬瓜皮15克茯苓9克通草3克 大豆卷9克滑石12克 生桑皮6克黄芩3克栝楼皮4.5克 生米仁12克功能主治祛暑化湿,清肺生津。治暑湿伤肺,面色淡黄,头身重痛,脘闷

  • 绿矾丸

    药方名称绿矾丸处方五倍子250克(炒黑)绿矾120克(姜汁炒白)针砂120克(醋炒红色)神曲250克(炒微黄色)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煮红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黄肿病。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

  • 法制煨肾

    药方名称法制煨肾处方巴戟天(米泔浸,去心)、荜澄茄、茴香子(炒)、附子(浆水煮30-20沸,控干,炮裂,去皮脐)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阳衰下脏虚弱。用法用量每服用羊肾1对,各批开去白,入药末1钱

  • 法制竹沥丸

    《古今医统》卷四十三:法制竹沥丸药方名称法制竹沥丸处方陈皮(去白)白术(炒)白茯苓各90克 炙甘草半夏曲 贝母枳壳神曲(炒)桔梗黄芩各90克玄明粉30克 香附子(制)30克制法上药共为粗末,以竹沥25

  • 长春丸

    《普济方》卷四十九:长春丸药方名称长春丸处方地骨皮熟地黄各300克诃子皮白芷桂心杏仁(去皮、尖)各30克 川椒(净)60克旋复花30克制法上药不犯钢铁器,于木臼内,捣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

  • 葛散子

    药方名称葛散子处方葛(炒)6分,雄黄6分,甘草(炙)6分,当归3两(好者)。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婴儿惊痫掣疭,1日1夜百余发者。用法用量取1小豆大,乳汁和令咽之,1日3-4次。摘录《普济方》卷三七五

  • 参术附子汤

    药方名称参术附子汤处方人参2两,白术2两,附子3钱。功能主治小便之时,忽然寒噤脱阳。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八

  • 白果定喘汤

    药方名称白果定喘汤处方生白果21个(杵),姜半夏3钱,生桑皮3钱,款冬花3钱,光杏仁3钱,苏子2钱,橘红1钱半,片芩1钱半,麻黄1钱,生甘草5分。功能主治豁痰下气。主痰喘。寒痰遏热,壅塞气管,咳逆气粗

  • 伏虎散

    药方名称伏虎散处方黄耆3两,当归2两,生地黄2两,麦门冬2两,地榆1两,三七1两,防风5钱。功能主治补气血,解风热之毒。主虎咬伤。用法用量虎为阳中之阴,其毒浅而耗血多,故治此主于补血,加以去热祛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