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梓叶

梓叶

《中药大辞典》:梓叶

药材名称梓叶

拼音Zǐ Yè

出处《本经》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叶片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

化学成分含对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酸。

药理作用冷浸液、温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有抑制作用。采集后6个月的水提取液较新鲜叶的作用更强,丙酮提取液作用又强于用其他溶媒的提取液。但无抗真菌作用。

功能主治①陶弘景:"疗手脚火烂疮。"

②《四声本草》:"(煎)洗小儿壮热,一切疮疥,皮肤瘙痒。"

复方治风癣疙瘩:梓叶、木绵子、羯羊屎、鼠屎等分,入瓶中,合定,烧取其汁涂之。(《试要录验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梓叶

药材名称梓叶

拼音Zǐ Yè

英文名Leaf of Ovate Catalpa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talpa ovata G.Don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摘,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梓 乔木,高达15m。树冠伞形,主干通直,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常带紫色,具稀疏柔毛。叶对生或近于对生,有时轮生;叶柄长6-18cm;叶片阔卵形,长宽近相等,长约25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浅波状,常3浅裂,两面均粗糙,微被柔毛或近无毛,侧脉4-6对,基部掌状脉5-7条。顶生圆锥花序,花序梗微被疏毛,长12-28cm;花萼2唇开裂,长6-8mm,绿色或紫色;花冠钟状,淡黄色,内面具2黄色条纹及紫色斑点,长约2.5cm,直径约2cm;能育雄蕊2,花丝插生于花冠筒上,退化雄蕊3;子房上位,棒形,柱头2裂。蒴果线形,下垂,长20-30cm,粗5-7mm。种子条椭圆形,长6-8mm,两端具有平展的毛花期5-6月,果期7-8月。

化学成分梓叶含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对-羟基苯甲酸(p-bydroxybenzoic acid)[1]

药理作用冷浸液、温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有抑制作用。采集后6个月的水提取液较新鲜叶的作用更强,丙酮提取液作用又强于用其他溶媒的提取液。但无抗真菌作用'。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心;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主小儿发热;疮疖;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煎汤洗;或煎汁涂;或鲜品捣敷。

复方治风癣疙瘩: 梓叶、木绵子、羯羊屎、鼠屎等分,入瓶中,合定,烧取其汁涂之。(《试要录验方》)

各家论述1. 陶弘景:疗手脚火烂疮。

2.《四声本草》:(煎)洗小儿壮热,一切疮疥,皮肤瘙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花酸苔

    《中药大辞典》:花酸苔药材名称花酸苔拼音Huā Suān Tái别名山海棠、公鸡酸苔出处《云南恳茅中草药选》来源为秋海棠种植物花叶秋海棠的全草。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肉质草本,高

  • 萆薢

    《中药大辞典》:萆薢药材名称萆薢拼音Bì Xiè别名百枝(《吴普本草》),竹木(《雷公炮炙论》),赤节(《别录》),白菝葜(《日华子本草》),粉萆薢(《本草从新》),金刚、硬饭团(

  • 仰天钟根

    药材名称仰天钟根拼音Yǎnɡ Tiān Zhōnɡ Gēn别名朝天罐根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假朝天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dix Osbecdiae Crinitae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

  • 冰球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冰球子药材名称冰球子别名山慈姑、山兰来源兰科冰球子Oreorchis patens (Lindl.) Lindl.,以假鳞茎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辛,寒。有小毒。功能主治解毒

  • 五色梅根

    《中药大辞典》:五色梅根药材名称五色梅根拼音Wǔ Sè Méi Gēn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马缨丹的根。全年可采。挖取根部,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五

  • 蔗鸡

    《中药大辞典》:蔗鸡药材名称蔗鸡拼音Zhè Jī出处《中国新医药》9:11,1954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甘蔗节上所茁生之嫩芽。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甘蔗"条。功能主治主消渴。用法

  • 鯆鱼

    药材名称鯆鱼拼音Pū Yú别名斑鳐、孔鳐[孔鯆]、赤虹、花尾燕魟、日本燕魟、双斑燕魟、鸢魟、鸢鲼来源鳐目鳐科斑鳐Raja kenojei H. et M.、孔鳐R. porosa Gunth

  • 兰花参

    《中药大辞典》:兰花参药材名称兰花参拼音Lán Huā Shēn别名土参(《滇南本草》),细叶沙参、金线吊葫芦(《质问本草》),娃儿草、乳浆草(《植物名汇》),蓝花参、蓝花草(《滇南本草图谱

  • 天浆壳

    《中药大辞典》:天浆壳药材名称天浆壳拼音Tiān Jiānɡ Ké别名天将壳(《饮片新参》),萝藦荚(《药材学》)。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萝藦科植物萝藦的果壳。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剥取果壳

  • 尿泡草

    药材名称尿泡草拼音Niào Pào Cǎo别名羊卵泡出处《陕甘宁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种植物苦马豆的果实。秋季采收,晾干。原形态矮小灌木,高20~60厘米,有疏生短伏毛。羽状复叶;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