椴树
药材名称椴树
拼音Duàn Shù
别名叶上果、滚筒树根、千层皮、青科榔
来源椴树科椴树属植物椴Tilia tuan Szysz.,以根入药。四季可采,晒干。
性味苦,温。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或泡酒服。
备注(1)毛芽椴(毛枝椴)Tilia tuan Szysz. var. chinensis Rehd. et Wils.,与原种相似,根亦供药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椴树
拼音Duàn Shù
别名叶上果、滚筒树根、千层皮、青科榔
来源椴树科椴树属植物椴Tilia tuan Szysz.,以根入药。四季可采,晒干。
性味苦,温。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或泡酒服。
备注(1)毛芽椴(毛枝椴)Tilia tuan Szysz. var. chinensis Rehd. et Wils.,与原种相似,根亦供药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白藨拼音Bái Pāo别名白泡儿、白草莓、白蒲草来源蔷薇科白藨Fragaria nilgeerensis Schlech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药材名称金荞麦茎叶拼音Jīn Qiáo Mài Jī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金荞麦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agopyrum dibotrys (D.Don)Hara[Fagopyrum
《中药大辞典》:貂尾药材名称貂尾拼音Diāo Wěi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鼬科动物紫貂的尾或皮毛。原形态紫貂,又名:黑貂(《国策》),栗鼠(《尔雅翼)),貂鼠、松狗(《纲目》)。体长38~56厘米,尾
药材名称刺榆拼音Cì Yú别名枢(《诗经》),荎(《尔雅,),柘榆、梗榆(《广雅》),钉枝榆(《中国树木分类学》),刺梅(《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榆科植物刺榆
药材名称薜瓣拼音Bì Bàn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褐脉楼梯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brunnelnerve W.T.Wang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
《全国中草药汇编》:侧耳药材名称侧耳别名北风菌、蚝菌、杂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Jacq. ex Fr.) Quel.,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阔
《中药大辞典》:椰子浆药材名称椰子浆拼音Yē Zi Jiānɡ别名椰酒(《南越笔记》)。出处《海药本草》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椰子胚乳中的浆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椰子皮"条。化学成分含葡
《全国中草药汇编》:番杏药材名称番杏拼音Fān Xìnɡ别名白番杏来源番杏科番杏Tetaragonia expansa Mu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台湾、福建、浙江、江苏。功能主治主治胃
药材名称云南丹参别名紫丹参、滇丹参、红青菜、小红参、山槟榔[云南]来源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云南丹参Salvia yunnanensis C. H. Wright.以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
《中药大辞典》:佛肚花药材名称佛肚花拼音Fó Dù Huā别名岩白菜,虎皮、小荷草。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佛肚花的全草或根。夏、秋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