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即白秃疮,见该条。
见《江苏药物志》。为石荠苧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系患疫喉而肺经积热,火灼阴伤所致之咽喉溃烂而失音者。治宜泻火解毒、养阴润燥。可选用养阴清肺汤加减。外吹冰硼散于溃烂处。忌辛辣炙煿等物。参见疫喉条。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四。即十奇散,见该条。
出《本草拾遗》。为辛夷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吴悔菴《秘传内府经验女科》:“经行时,由热邪乘于小肠,闭而不通,以致小腹痛如刀刺。宜服八正散,或用牛膝散(牛膝、麝香、乳香)。”参见血瘀痛经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郑麟条。
【介绍】:隋代医生。大业中(605~616年),曾任太医。
病名。见清·王子固《眼科百问》。多系血气虚衰,风邪入侵,痰湿蕴结所致。症见眼睑知觉迟钝,甚至麻木不仁。宜养血祛风除痰,用正容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