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毒气

猜你喜欢

  • 黑黄

    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黑黄者,面色或黄或黑,眼目青色,腰脊拘急,口中两颊,有黑脉出口角者难治。”用鬼臼汁方或灸烙法。参见黄疸有关条。

  • 酱瓣草

    见清·汪连仕《采药书》。为马牙半支之别名,详该条。

  • 前承山

    推拿穴位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位于小腿前方。与承山穴相对。治急惊。《厘正按摩要术·立法、掐法》:“前承山,在足三里下,与后承山相对。”

  • 痰涎血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咯血》。指痰唾涎中带有血丝、血点。《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痰涎血者,脾家畜热所致,宜加味逍遥散,清肺汤;而痰唾中带有红丝红点,病尤为甚,其条分缕判,则有由六经之火者,宜山栀

  • 白梗通

    见《本草正义》。为梗通草之别名,详该条。

  • 塘葛菜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蔊菜之别名,详该条。

  • 楮李

    见《本草纲目》。为鼠李之别名,详该条。

  • 母气

    五行学说术语。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联系。生我者为母气,如木生火,则木是火的母气。余类推。

  • 暑风散

    《揣摩有得集》方。款冬花(蜜炙)一钱五分,当归、玉竹(蜜炙)、枇杷叶各一钱,贝母、生甘草、天竺黄各五分,犀角、蔻仁末、橘红各三分,胆南星一分。加藕节一寸,水煎服。治小儿夏月风火咳嗽,唇焦口干,发烧,昏

  • 伤食

    病证名。指饮食损伤脾胃,食物不能消化所致的病证。证见:胸脘痞闷,嗳气腐臭,厌食,恶心呕吐,泄泻,苔腻,脉滑。见《丹溪心法·伤食》,一名食伤。其治疗应根据病情的虚实缓急,因势利导或吐或下或消或补,其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