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毛蜂子

毛蜂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蜂子

药材名称毛蜂子

拼音Máo Fēnɡ Zǐ

别名茅草箭、透骨风、结壮飘拂草

来源莎草飘拂草Fimbristylis rigidula Nees,以入药。

生境分部长江下游各省至广东、贵州、云南。

性味甘,微寒。

功能主治滋阴润燥,补虚益损。主治肺痨,盗汗,久咳,虚弱头晕。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毛蜂子

药材名称毛蜂子

拼音Máo Fēnɡ Zǐ

别名透骨风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结壮飘拂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mbristylis rigiduta Nees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结壮飘拂草,多年生草本,高20-50cm。根茎粗壮,木质,近横生。秆疏丛生,扁圆柱形,基部粗大,有残存老叶鞘。叶短于秆,宽2-3mm,灰绿色,两面疏生柔毛。叶状苞片3-5,常短于花序,背面和边缘疏生柔毛。聚伞花序复出,少有简单的;小穗卵形或椭圆形,长5-10mm,宽约4mm,有多数花;鳞片卵形或宽卵形,长约4mm,先端有短尖,红褐色,背面脉多数;雄蕊3,花药线形;花柱短,有缘毛,基部稍膨大,柱头2。小坚果宽椭圆形,长1.2-l.5mm,表面具细小的六角形网纹,熟时粉白色。花、果期4-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草地、荒地或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广东等地。

性味味甘;性微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补虚。主肺痨久咳;盗汗;体虚头晕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通天草

    《中药大辞典》:通天草药材名称通天草拼音Tōnɡ Tiān Cǎo别名荸荠梗(《饮片新参》),地栗梗、荸荠苗(《苏州本产药材》)。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莎草科植物荸荠的地上茎。7~8月间,将茎割下,晒

  • 瓠子子

    《中药大辞典》:瓠子子药材名称瓠子子拼音Hù Zǐ Zǐ出处《滇南本草》来源葫芦科植物瓠子的种子。化学成分含油51.57%。油中含饱和脂肪酸22.7%、油酸18.7%、亚油酸58.6%。功能

  • 小盘木

    药材名称小盘木拼音Xiǎo Pán Mù英文名Haina Microdesmis别名海南柑、枸骨树。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小盘木的嫩枝及树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

  • 芡实叶

    《中药大辞典》:芡实叶药材名称芡实叶拼音Qiàn Shí Yè别名鸡头盘(《本草图经》),刺荷叶(《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纲目》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芡实的叶。功能主治治

  • 黄桷根

    《中药大辞典》:黄桷根药材名称黄桷根拼音Huánɡ Jué Gēn别名黄葛根(《分类草药性》)。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以8~9月采者为佳。性味①

  • 毛竹

    药材名称毛竹拼音Máo Zhú别名江南竹、孟宗竹、南竹、茅竹、猫头竹、狸头竹来源禾本科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H.de Lehaie,

  • 川明参

    药材名称川明参拼音Chuān Mínɡ Shēn别名明参、明沙参、土明参、沙参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川明参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uanmingshen uioloaceum Sheh et

  • 茶绒

    药材名称茶绒别名指叶蒿来源菊科艾属植物牛尾蒿Artemesia subdigitata Mattf.,以全草入药。夏秋采全草,鲜用或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止咳,化痰,平喘。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用法用

  • 藿香根

    药材名称藿香根拼音Huò Xiānɡ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藿香的根。功能主治《分类草药性》:"治霍乱吐泄,血气痛,发表。"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

  • 赖草

    药材名称赖草拼音Lài Cǎo别名冰草、厚穗赖草、滨草、老披碱来源禾本科赖草Aneurolepidium dasystachys (Trin.) Nevski,以根状茎、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