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腕背横纹正中处。能治腹痛、头痛、急慢惊风、泄泻等症,并能发汗祛风热。《小儿推拿广意·阴掌九穴疗病诀》:“掐之止肚疼,发汗去风热。”
见神农本草经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水蔓菁之别名。详该条。
产后三冲之一。《张氏医通》卷十一:“败血上冲有三,……若闷绝呕恶。腹满胀痛者曰冲胃,……用平胃加姜桂,往往获效。不应,送来复丹。呕逆,腹胀,血化为水者,金匮下瘀血汤。”
【介绍】:见洪遵条。
《银海精微》卷下方。黄连、黄芩、黄柏、大黄、黄丹。为细末,冷水或茶水调匀,将药放芙蓉叶上,贴二太阳穴。治目肿涩痛,局部喜凉者。
小儿推拿方法名。《厘正按摩要术》:“搓食指……大指中指合而直搓之,能化痰。”
新生儿时期邪毒入血引起的病症。由于新生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力薄弱,产生抗体的机能不完善,皮肤粘膜柔嫩,容易破坏而致细菌邪毒入侵,入侵后也不易局限和消灭,因而发生感
【介绍】:隋代小儿科医家。生平不详。撰有《小儿用药本草》二卷,《疗小儿杂方》十七卷,均佚。
病名。出《目经大成》卷二。即木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