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痢

气痢

病证名。①指中气下陷致痢者。症见气短言微,面色白,下痢滑脱,所下之物不粘不臭,大便矢气而出。治宜温涩固脱。《金匮要略·呕吐下利病脉证治》:“气痢,诃黎勒散主之。”《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气利,……若所利之气不臭,所下之物不粘,则谓气陷肠滑,故用诃黎勒散以固肠,或用补中益气以举陷亦可。”②指气滞致痢者。症见下痢如蟹渤,秽臭稠粘,常伴腹部胀痛。治宜行气导滞消积为主。《医学入门》卷五:“气痢如蟹渤,拘急独甚,流气饮子古萸连丸六磨汤。”《世医得效方》卷六治气痢用牛乳荜拨煎服。③指冷气停于肠胃致痢者。《圣济总录》卷七十七:“冷气停于肠胃间,致冷热不调,脾胃不和,腹胁虚满,肠鸣腹痛,便痢赤白,名为气痢。治宜厚肠胃,调冷热,益脾气,则痢当自愈。”参痢疾条。

猜你喜欢

  • 左壳

    见《中药志》。为牡蛎之别名,详该条。

  • 脉溢

    病名。即毛窍出血。详见该条。

  • 绝汗

    证名。出《素问·诊要经终论》。又名脱汗。指病情危重,汗出如珠如油,黏腻不流,常伴见呼吸短促,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为阴阳相离,阳气欲脱之象。急宜回阳救脱,用参附汤加龙骨、牡蛎之类。参见脱汗、汗出如油

  • 掉尾势

    即工尾势。详该条。

  • 地槟榔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管仲之别名,详该条。

  • 视物易形

    证名。见吴克潜《病源辞典》。指眼外观正常,而视物则改变其正常形态,如视长为短,视直如曲,视物变大,视大为小等。参见目妄见、视惑等条。

  • 胸痞

    证名。①指胸中满塞不痛。《症因脉治·胸痛论》:“若胸中满塞而不痛,又名胸痞。”《杂病源流犀烛·胸膈脊背乳病源流》:“大约胸满不痛者为痞,满而痛者为结胸。治法虽始终略同,自有重轻之异。先即胸痞明之。东垣

  • 黄果皮

    见《滇南本草》。为橙皮之别名,详该条。

  • 鸡冠痔

    病名。痔的一种。《外科十三方考》下编:“此痔形似鸡冠,硬而赤肿作痛,搔破后则出血流水”。治宜铜绿、乳香、没药、威灵仙、寒水石(煅)各五钱,甘石一钱,胆矾三钱,海螵蛸五钱,为细末,以猪胆汁调匀搽之。

  • 五阴

    指手太阴、手少阴、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五条阴经。《灵枢·经脉》:“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