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泄泻

泄泻

病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或泻。大便稀薄,甚至水样,次数增多,但一般无脓血和里急后重。也有将泄泻分开者,大便质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如水而势急者为泻。《奇效良方·泄泻门》:“泄者,泄漏之义,时时溏泄,或作或愈;泻者,一时水去如注泄。”外感六淫,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失调,以致脾胃运化失常,或元气不足,脾肾虚衰,皆可引起泄泻。由于病因、症候不同,有风泄寒泄暑泻湿泻热泻伤食泻溢饮滑泄酒泄七情泻积瘀泄、虚泻、五更泄滑泄、溏泄、飧泄、直肠泄大肠泄等,详各该条。

猜你喜欢

  • 槐实

    出《神农本草经》。即槐角,详该条。

  • 土位

    运气术语。湿土所主之位。《素问·至真要大论》:“土位之主,其写以苦,其补以甘。”王冰注:“土之位,秋分前六十一日,四之气也。”

  • 虎口纹十三形

    见《四诊抉微》卷三。即十三指形。详该条。

  • 香橘饮

    《仁斋直指方论》卷十一方。木香、白术、半夏曲、橘皮、茯苓、砂仁各五分,丁香、炙甘草各一分。为粗末,每服三钱,加生姜五片,水煎服。治气虚眩晕。

  • 耳闭

    病证名。《素问·生气通天论》:“……耳闭不可以听。”《医林绳墨》卷七:“耳闭者,乃属少阳三焦之经气之闭也。”听力下降,耳内闭塞感而闻声不真,外感内伤皆可致之。《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耳聋证……其证有五

  • 幼科入门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 ①气血循环。《素问·诊要经终论》:“尽气闭环,痛病必下。”②环绕。《素问·奇病论》:“环齐而痛。”③圆环。《灵枢·动输》:“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

  • 犀羚白虎汤

    《重订广温热论》卷二方。生石膏六钱,知母四钱,生甘草六分,生粳米(荷叶包煎)、菊花各三钱,钩藤、犀角(先煎)、羚羊角(先煎)各一钱半。水煎服。治温热化燥,液涸动风,鼻窍无涕,目干无泪,面色枯憔,神昏痉

  • 舌形

    诊舌质内容之一。主要观察舌的老嫩、芒刺、裂纹、胀瘪等。老嫩指舌形的坚敛苍老或浮胖娇嫩。老属实证,嫩属虚证。舌上隆起如刺状称芒刺,主胃热炽盛或邪热内结。舌有裂纹是热盛或是血虚而阴不足。舌体肿胀,病多属血

  • 胶瘤

    病名。出《儒门事亲》卷八。瘤体多生于手背,内容物如桃胶,故名。治法宜以三棱针穿破瘤体,挤出内容物或用丰术治疗。即腱鞘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