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海萝

海萝

药材名称海萝

拼音Hǎi Luó

别名鹿角菜、鹿角、猴葵、纶、赤菜、牛毛菜、毛毛菜、红菜、胶菜、红毛菜、石花

出处1.《食性本草》鹿角菜条载:“出海州,登、莱、沂、密州并有。”2.《品汇精要》始载其形态:“鹿角菜,茎长二三寸,红紫色,生海中石上,其茎中空而多歧,形类鹿角,故以名之。海人采鬻以作蔬茹,今笔家煮以制笔,盖取其粘滑而不散乱也。”3.《纲目》亦载:“鹿角菜,生东南海中石崖间。长三四寸,大如铁线,分丫如鹿角状,紫黄色。土人采曝,货为海错,以水洗醋拌,则胀起如新,味极滑美。若久浸则化如胶状,女人用以梳发,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萝科(内枝藻科)植物海萝及鹿角海萝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oiopeltis furcata(Post.et Rupr.)J.Ag.;Gloiopeltis tenax(Turn.)J.Ag.

采收和储藏:东海夏季,南海春季,渤海、黄海夏、秋季采收,去除杂质,洗净晒干。

原形态1.海萝 藻体紫红色,黄褐色至褐色,软革质,干后韧,高4-10cm,可达15cm,丛生,主枝短,圆柱形或亚圆柱形,宽约4mm,不规则二叉分枝,于分枝处常缢缩。内部组织疏松或中空,故藻体有时扁塌,细胞壁外层为海萝胶,内层为纤维素。四分孢子囊散在皮层中,十字形分裂,成熟的囊果圆球形或半球形,很小,突生体表,密布于藻体上。固着器盘状。

2.鹿角海萝 藻体紫红色,软革质,高5-12cm;丛生,初生枝圆柱形,其后渐扁,宽约1-4mm,不规则二叉分枝,在分枝处不缢缩,枝端常尖细,弯曲似鹿角形。四分孢子囊十字形分裂,囊果膨起呈半球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中潮带和高潮带下部的岩石上。

2.生于中、高潮带岩石上。

资源分布:1. 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沿海。

2.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

性状性状鉴别 (1)海萝 藻体紫红色或紫褐色,丛生,长4-8cm,软革质。基部有圆盘状假根。主枝圆柱形,有不规则的叉状分枝,基部常缢缩。老枝中空。气腥,味咸。

(2)鹿角海萝 主枝下部扁圆柱形,上部扁平。叉状分枝2-3次,枝端尖而弯曲,形似鹿角

化学成分1.海萝 含大量的微量元素。粘液内含琼脂二糖二甲基缩醛(agarobiose dimethyl acetal),甲基半乳糖甙(methyl D-galactoside),甲基木糖甙(methyl D-xyloside),3,6-脱水半乳糖二甲基缩醛(3,6-anhydro-L-galactosedimethyl acetal),D-半乳糖(D-galactose),以及由半乳糖、木糖(xylose)等组成的硫酸多糖(sulfate polysaccharide)及牛磺酸(taurine),D-天冬氨酸(D-aspartic acid)。

2.鹿角海萝 含链烷烃(alkane),脂肪酸甲酯(fatty acid methyl ester)和甾醇(sterol)。

性味咸;寒

归经肺;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消食;祛风除湿;软坚化痰。主劳热;骨蒸;泄泻;痢疾;风湿痹痛;咳嗽;瘿瘤;痔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浸酒。

注意1.《养生要集》:“食之动嗽。”2.《食疗本草》:“丈夫不可久食,发痼疾,损腰肾经络血气,令人脚冷痹,少颜色。”

复方《南越志》:“猴葵一名鹿角,盖鹿角以形名,猴葵因其性滑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连翘

    药材名称小连翘拼音Xiǎo Lián Qiáo别名小翘(《唐本草》),七层兰、瑞香草(《质问本草》),奶浆草(《峨嵋药植》),大田基、小瞿麦(《南宁市药物志》),排草、排香草(《江

  • 细叶草乌

    药材名称细叶草乌拼音Xì Yè Cǎo Wū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伏毛直序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richardsonianum Lauener var.pseudoses

  • 南方荚蒾

    《全国中草药汇编》:南方荚蒾药材名称南方荚蒾别名火柴树、火斋、满山红、苍伴木来源忍冬科南方荚蒾Viburnum fordiae Hance,以根、茎入药。生境分部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

  • 蔷薇露

    《中药大辞典》:蔷薇露药材名称蔷薇露拼音Qiánɡ Wēi Lù别名阿刺吉(《群芳谱》),蔷薇花露(《新本草备要》)。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花的蒸馏液。功能主治①

  • 马蔺花

    《中药大辞典》:马蔺花药材名称马蔺花拼音Mǎ Lìn Huā别名剧荔花(《吴普本草》),蠡草花(《本草图经》),马楝花(《水东日记》),潦叶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旱蒲花(《江苏药材志》

  • 毛轴莎草

    药材名称毛轴莎草拼音Máo Zhóu Suō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Pilose Galingale别名三角草、三棱草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Ⅱ卷》。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毛轴莎草的

  • 白金古榄

    药材名称白金古榄拼音Bái Jīn Gǔ Lǎn别名百解薯、千金薯、竹叶薯、金银带(《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三筒管的块根。夏季采集,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三筒

  • 大山芝麻

    药材名称大山芝麻拼音Dà Shān Zhī Mɑ别名山油麻、假芝麻。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剑叶山芝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teres lanceolata DC.采收和储藏:冬季采挖

  • 火焰子

    《中药大辞典》:火焰子药材名称火焰子拼音Huǒ Yàn Zǐ别名蔓乌药、羊角七(《陕西中草药》),草乌(《宁夏中草药手册》)。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种植物松潘乌头的块根。秋季采挖,去净

  • 山铁树叶

    《中药大辞典》:山铁树叶药材名称山铁树叶拼音Shān Tiě Shù Yè别名剑叶木、乌猿蔗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龙舌兰科植物山铁树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常绿灌木。叶互生,聚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