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消肿散

消肿散

《外科真诠》卷下:消肿散

药方名称消肿散

处方乳香3克白及3克牡丹皮3克 上冰片0.6克

制法共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凉血消肿。治野火丹,从两腿上起,赤肿痛甚,如火之烧。

用法用量羊脂调涂。

摘录《外科真诠》卷下

《中医伤科学》:消肿散

药方名称消肿散

处方乳香1份 制没药1份 玉带草1份四块瓦1份 洞青叶1份虎杖1份 五香血藤1份天花粉2份 生甘草2份叶下花2份叶上花2份 虫蒌粉2份大黄粉2份黄芩2份五爪龙2份白及粉2份红花1份苏木粉2份龙胆草1份 土黄连1份飞龙掌血2份 绿葡萄根1份大红袍1份

制法研末混和,用适量凡士林调制成膏。

功能主治消瘀,退肿,止痛。治各种闭合性损伤肿痛。

用法用量外敷患处。

摘录《中医伤科学》

《外伤科学》:消肿散

药方名称消肿散

处方黄柏150克苍术150克姜黄90克大黄90克透骨草90克散血草90克陈皮90克香附90克甘草30克

制法共研细末。

功能主治祛瘀,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肢体疼痛。

用法用量瘀肿用酒、醋调敷;灼痛用水、蜜调敷患处。

摘录《外伤科学》

猜你喜欢

  • 地黄芍药汤

    药方名称地黄芍药汤处方生干地黄(焙)2两,芍药2两,当归(锉,炒)2两,独活(去芦头)2两,细辛(去苗叶)2两,桂(去粗皮)1两,吴茱萸(水浸经宿,炒令香)1两,干姜(炮裂)1两,甘草(炙)1两。制法

  • 赤糊饼

    药方名称赤糊饼处方赤糊饼3枚(市买者),胡荽5两(洗,择,入少醋拌)。功能主治五痔及泻血。用法用量以糊饼夹胡荽,空腹食之。不用别吃物,1-2服血止。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 豉心粥

    药方名称豉心粥处方豆豉心2合(以百沸汤泡,细研),桃仁(汤浸,去皮尖,研)30枚,柴胡(去苗,末)3钱。功能主治诸种疟疾,往来寒热。用法用量上先将前2味,以白米3合水,似例程煮粥,后欲熟时,次入柴胡末

  • 消风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消风丸药方名称消风丸处方草乌头(半斤.用香油四两.炒令黄色)麻黄(半两.去节根.先煎掠去沫.焙干)白芷(半两)附子(炮制.去皮脐.半两)防风(去叉.一两) 白茯苓(去

  • 敛汗育心汤

    药方名称敛汗育心汤处方枣仁2钱,茯神2钱,知母2钱,白芍2钱,当归2钱,牡蛎1钱5分,麦门冬1钱5分,沙参1钱5分,甘草1钱5分,生地1钱5分。功能主治养心血。主盗汗。用法用量加大枣5枚,煎8分。温服

  • 八公和阳汤

    药方名称八公和阳汤处方石膏1钱,柴胡2钱,茯苓3钱,白术2钱,甘草1钱,炒栀子1钱,青皮3分,天花粉1钱。功能主治冬月伤寒,邪在阳明、少阳,身热2日即有如疟之状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一

  • 长肌丸

    药方名称长肌丸处方胡黄连半两,木香1分,无食子1分,芦荟(研)半分,麝香(研)半分,牛黄(研)半分,黄柏(去粗皮)半分。制法上7味,捣罗4味为末,与3味研者拌匀,滴水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无辜疳

  • 龙角丸

    《千金》卷五:龙角丸药方名称龙角丸别名五惊丸处方龙角3铢,牡蛎9铢(一作牡丹),黄芩半两,蚱蝉2枚,牛黄(如小豆)5枚,川大黄9铢。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惊啼,以壮热心烦,眠卧不安

  • 防风白术汤

    药方名称防风白术汤处方防风(锉)5钱,炒术、茯苓、当归、大腹皮。功能主治痘日久不靥。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部全录》卷四九四

  • 橘皮饮子

    药方名称橘皮饮子处方陈皮(去白)2钱,人参2钱,高良姜(米泔煮)2钱,槟榔2钱,白茯苓1钱2分半,甘草1钱2分半。功能主治宿食不化,心腹胀满,呕逆恶心,不进乳食。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