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梅之果实,详乌梅条。
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奚魁蚬肉。系由脾胃积热,肝风上冲于目所致。《证治准绳·杂病》:“其状色紫如肉,形类鸡冠蚬肉者即是。多生睥眦之间,然后害及气轮而遮掩于目。”治宜洗祛瘀,内服祛风泻热之剂,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八卦命名者。见《证治准绳·杂病》。即风廓。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挖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东风菜之别名,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附地菜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针灸集成》。所载位置与肩柱骨同。见该条。
病名。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又名乳、妬乳、乳毒、吹妳、吹乳、内吹、外吹、乳根痈、乳疯。多因肝气郁结、胃热壅滞,或乳汁瘀积而成。初起乳房出现硬结、胀痛、乳汁流出不畅,全身可有恶寒发热,继则肿块增大,焮红
七怪脉之一。脉象急数,节律不调,止而复作,如雀啄食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