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材>游草

游草

《中药大辞典》:游草

药材名称游草

拼音Yóu Cǎo

别名田中游草(《分类草药性》),蓉草(《广州植物志》),西游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牛草(《四川中药志》)。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游草全草。全年可采,以4~5月采者为多。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秆下部伏卧地面或倾斜,并于节处生根,直立部分高约40厘米,其节常具倒生微毛。叶鞘光滑或粗糙,上部者通常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1~2毫米,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愈合;叶片扁平或卷折,披针形,粗糙,长5~20厘米,宽约4~6毫米。圆锥花序卵形或矩圆形,长5~10厘米,分枝较细,具角棱,长达4厘米;小穗长3~4毫米,宽约1.5毫米,具短柄;小穗含1花,无芒;颖退化;外稃具5脉,脊背与边缘均具刺毛;内稃具3脉,脊上有硬纤毛;雄蕊6,花药长约2.5毫米。颖果,长约2.5毫米。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长于水边潮湿处。分布四川、广东、广西、贵州、台湾、福建等地。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涩,无毒。"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通经络,利小便。治感冒,头痛身疼,疟疾,痹痛麻木,白带。

①《分类草药性》:"治白带,通经。"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散寒解表,利水除湿。治四肢麻木。"

③《四川中药志》:"能散寒解表,通经络。治疟疾,感冒头身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

复方①治疟疾长久不愈:游草、寒经草、野烟头。煎服。(《重庆草药》)

②治凉寒发烧身痛:游草、土地檎、马蹄草。煎服。(《重庆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游草

药材名称游草

拼音Yóu Cǎo

英文名Herb of Clubhead Cutgrass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游草和假稻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eersia hexandra Sw. 2.Leersia japonica makino[Leersia hexandra Sw.var.japonica (Makino) Keng f.]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

原形态1.秆下部伏卧地面或倾斜,并于节处生根,其节常具倒生微毛。叶鞘光滑或粗糙,上部者通常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1-2mm,其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愈合;叶片扁平或卷折,披针形,粗糙,长3-12cm,宽约4-6mm。圆锥花序卵形或矩圆形,长5-10cm,分枝较细,具角棱,长达4cm;小穗长3-4mm,宽约1.5mm,具短柄,小穗含1花,无芒;颖退化;外稃具5脉,脊背与边缘均具刺毛;内秀具3脉,脊上有硬纤毛;雄蕊6,花药长约2.5mm。颖果,泛约2.5mm。花、果期夏、秋季。 2.假稻多年生草本。秆下部伏卧地面,节上可生线形而多分枝的须根,上部向上斜升,高达80cm,其节密生倒毡地鞘通常短于节间,粗糙或平滑;叶舌长1-3mm,顶部截平,基部两侧与叶鞘愈合;叶片扁平,长5-15cm,宽4-8mm,粗糙,下面光滑。圆锥花序长9-12cm;分枝光滑,具角棱,较压扁,直立或斜升,长达6cm;小穗长4-6mm,草绿色或带紫色;外稃具5脉,脊具刺毛,内稃具3脉,中脉也具刺毛;雄蕊6,花药长约3mm。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 2.假稻生于水边。

资源分布:1. 2.假稻分布于华东、华中及河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平;辛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利湿;通络止痛。主感冒;头痛身疼;疟疾;白带;下肢水肿;小便不利;痹痛麻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复方①治疟疾长久不愈: 游草、寒经草、野烟头。煎服。 (《重庆草药》)②治凉寒发烧身痛: 游草、土地榆马蹄草。煎服。(《重庆草药》)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治白带,通经。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散寒解表,利水除湿。治四肢麻木。

3.《四川中药志》:能散寒解表,通经给。治疟疾,感冒头身疼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江西金钱草

    药材名称江西金钱草拼音Jiānɡ Xī Jīn Qián Cǎo别名南昌金钱草(《中药通报》),满天星、野芹菜、破铜钱、小金钱(《江西中药》)。出处《中药通报》51:20,1959来源为伞形

  • 白花柴

    药材名称白花柴别名米念巴、白花树、翠容叶来源亚麻科白花柴Tirpitzia ovoidea Chun et How,以枝、茎、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甘,平。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舒筋活络。跌打损伤,

  • 枪刀菜根

    药材名称枪刀菜根拼音Qiānɡ Dāo Cài Gēn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菊科植物毛连菜的根或全草。原形态毛连菜,又名:羊下巴、牛踏鼻、毛柴胡、毛牛耳大黄。二年生草本,高50~10

  • 蓖麻叶

    《中药大辞典》:蓖麻叶药材名称蓖麻叶拼音Bì Má Y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叶。性状干燥叶片大多破碎皱缩,完整者呈掌状深裂,径20~40厘米,裂片卵状披针

  • 金鱼草

    药材名称金鱼草拼音Jīn Yú Cǎo英文名Common Snapdragon别名香彩雀、龙头菜、洋彩雀、龙口花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金鱼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粽粑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粽粑叶药材名称粽粑叶别名柊叶、棕叶来源竹芋科粽粑叶Phrynium capitatum Will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云南。性味甘、淡,微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

  • 蓼螺

    药材名称蓼螺拼音Liǎo Luó来源药材基源:为骨螺科动物蛎敌荔枝螺及疣荔枝螺的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urpura gradata Jonas[Thais trigona(Reeve)]2.P

  • 黄蜀葵子

    《中药大辞典》:黄蜀葵子药材名称黄蜀葵子拼音Huánɡ Shǔ Kuí Zǐ出处《本草衍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性味甘,寒,滑。①《纲目》:"

  • 芒萁

    药材名称芒萁拼音Mánɡ Qí别名蕨箕、芒萁骨、路萁、狼萁、小黑白来源蕨类里白科芒萁属植物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 (Thunb.)Bernh.以全草或根

  • 黑骨头

    《中药大辞典》:黑骨头药材名称黑骨头拼音Hēi Gǔ Tou别名铁散沙、铁骨头、牛尾蕨、山筋线(《广西药植名录》),山杨柳、青蛇胆、小青蛇、柳叶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黑龙骨、飞仙藤,达风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