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郁热伏
即湿遏热伏。详该条。
即湿遏热伏。详该条。
病名。出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即旋螺突起。详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人指甲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伏暑之发于霜降后立冬前者。《重订广温热论·湿火之症治》:“至于秋暑,由夏令吸收之暑气,与湿气蕴伏膜原,至秋后而发者是也。……发于处暑以后者,名曰伏暑,病尚易治;发于霜降后立冬前者,名曰伏暑晚发
书名。见《宋史·艺文志》,释音一作释言。1卷。唐·杨玄操撰,已佚。
即拯阳理劳汤,见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水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朱肱条。
药物的制剂。中药的剂型有汤、酒、丸、散、膏、丹、锭、片、露、霜、胶、茶、曲等。
证名。指语言错妄。又名妄语。多由阳热亢盛,心神昏乱所致。可见于外感热病热盛期,亦为癫狂病常见症状之一。《素问·阳明脉解篇》:“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素问·厥论》:“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
十二经脉之一。出《灵枢·经水》。即足厥阴肝经,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