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小儿丁奚疳,久不瘥转变而成。参丁奚疳条。
名词。见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胞宫。详该条。
见《岭南草药志》。即白背叶,详该条。
书名。又名《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2卷。清·唐宗海撰。刊于1892年。本书将《内经》中的医学理论归纳为阴阳、脏腑、营卫、经脉、全体总论、诸病、望形、问察、诊脉、气味阴阳、七方十剂
①指大便溏泄之属于虚证者。多因脾胃虚弱,肾阳衰微所致。症见面色萎黄,倦怠乏力,食少嗳气,大便稀薄而无酸臭味,舌淡嫩苔白,脉虚等。治宜补中温肾。②指脉虚而又下泄,为阴血损耗之候。《素问·玉版论要篇》:“
治法之一。即逆治、正治。《素问·标本病传论》:“有逆取而得者。”参见逆治、正治条。
指辨证过程中,把脉象和证候互相参照,推断病情的方法。一般来说,脉证一致为顺,相反为逆。例如阳热证见浮数脉,虚弱证见细弱脉,属于顺证。若阳热证见沉细脉,虚弱证见洪大脉,就是脉证相逆,说明表里邪正错综复杂
出《救荒本草》。为菥蓂之别名,详该条。
见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条。
见《昆明郊区药用植物的初步调查报告》。为金铁锁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