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食糍糕类过多而成积滞者。《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糍糕积,食之过伤成积,噫气吞酸,心腹作痛也。宜白芍、谷芽、神曲。方用青木香丸。”参见食积条。
【生卒】:十七世纪下半叶至十八世纪初【介绍】:清代医家。字介石。江苏江宁人。长于儿科诸证,于1725年撰《幼科直言》一书(1726年刻行),其书简明不繁,采取直言无隐之意,并辑有儿科验方。
病证名。外邪侵犯足太阴经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属外所因。”又:“足太阴心痛,腹胀满,濇濇然大便不利,膈闭,咽塞。”参见心痛条。
【生卒】:1563~1624【介绍】:明官吏。又名琦美,字仲朗,号元度,清常道人。常熟(今属江苏)虞山人。历官刑部贵州司郎中,授奉政大夫。与其父皆喜好藏书,家有藏书室“脉望馆”。每有善本,则其父作序而
【介绍】:清代医家。字云樵。神泉(今广东惠来南)人。汇集群书,辑成《保产金丹》一书,4卷,论述胎前产后摄养之法。
病名。指气结不行,反而逆上所造成的难产。清·周登庸《续广达生篇》:“数日胎不下,服催生药不效,似交骨不开,实气结不行。儿未到产门,虽数日不下,万不可用开骨药,又切忌催生药。多因坐草太早,儿未转头,原难
指选用交会穴治病的方法。《标幽赋》:“住痛移痛,取相交相贯之经。”如肝、脾、肾三经的病症,可取三阴经交会的三阴交穴,各种热病,可取用督脉与足三阳经交会的大椎穴等。
见《浙江中药手册》。又名血藤、大活血、大血通、血木通。为大血藤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Oliv.)Rehd.et Wils.的茎藤。主产湖北、四川、江西、河南、江苏。苦,
指针刺时,针体进入组织较浅或仅及皮肤的程度。《灵枢·终始》:“脉虚者,浅刺之。”又“痒者,阳也,浅而刺之。”一般在皮肉浅薄之处或重要脏器附近的穴位,或病变部位较浅,属于热、虚证候,或体质虚弱及感应灵敏
病名。多由肝肾阴亏,虚火上灼,咽喉失养所致。《喉科秘旨》卷上:“此症因本源不足,虚火上炎,生于喉关之内,上下红色、白斑痛烂,不肿,六脉细数是也。”治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汤、左归饮或清咽散加元参、黄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