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外科启玄》卷八。其形如癣,皮肤干燥,瘙痒,破流血水,淋漓秽臭。
即乳。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水蔓菁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稼江。武宁(今属江西)人。编有《医钞类编》一书(1830年刻行),共24卷,收集历代著名医家的论述,分类编纂,包罗较广,起到一定的普及作用。
见《湖南药物志》。为地桃花之别名,详该条。
脉象不能随着四时气候的改变而相应变化的病脉。《素问·平人气象论》:“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素问·玉机真脏论》:“脉逆四时,为不可治。……所谓逆四时者,春得
即十全大补汤,见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婴孩病源论》1卷,已佚。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天枢,见该条。
见《证治准绳·疡医》卷二。即白术散第二方。见白术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