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烧脾散

烧脾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烧脾散

药方名称烧脾散

处方赤芍药、干姜(炮),各六两半。良姜(油炒)十两,甘草(炙)四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久寒积冷,心气脾痛,冷痰翻胃,脐腹刺痛,呕吐恶心,不思饮食,及疗妇人血气攻刺,腹胁撮痛,服之立效。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钱,白汤点下,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烧脾散

药方名称烧脾散

处方赤芍干姜(炮)各20克 良姜(油炒)60克甘草(炙)12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缓急止痛。治脾胃虚弱,久寒积冷,脘腹疼痛,呕吐恶心,不思饮食,妇人血寒气滞,腹胁撮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白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重订严氏济生方》:烧脾散

药方名称烧脾散

处方干姜(炮)厚朴(姜制,锉,炒)草果仁 缩砂仁神曲(炒)麦蘖<炒)橘红高良姜(锉,炒)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理气化滞。治饮啖生冷果菜,寒留中焦,心脾冷痛不可忍,及老幼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9克,热盐汤调服,不拘时。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猜你喜欢

  • 承气养荣汤

    药方名称承气养荣汤别名养荣承气汤处方知母、当归、芍药、生地、大黄、枳实、厚朴。功能主治润燥兼下热结。主瘟疫下证,以邪未尽,不得已而数下之,间有两目加涩,舌反枯干,津不到咽,唇口燥裂,热渴未除,里证仍在

  • 枇杷叶露

    药方名称枇杷叶露处方鲜枇杷叶。功能主治清肺和胃,下气降火,消痰止嗽。主肺有伏热,久嗽不止,呕逆口渴,用法用量制成露剂服。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 回疔丹

    药方名称回疔丹处方蟾酥、银朱、雄黄各等分。制法上为末,枣肉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回生。主疔疮走黄。用法用量每服1丸,胡椒煎汤1钟,磨铁锈于汤内少许,灌下。摘录《仙拈集》卷四

  • 救生丸

    《圣济总录》卷十五:救生丸药方名称救生丸处方天麻附子(炮裂,去皮、脐)乌头(炮裂,去皮、脐)白附子(炮)天南星半夏(汤洗七遍,生姜汁制作饼,焙干)犀角(镑屑,以纸裹置怀中,令暖方捣)丹砂(研)芎藭藿香

  • 伤筋药水

    药方名称伤筋药水处方生草乌120克 生川乌120克羌活120克独活120克 生半夏120克 生栀子120克 生大黄120克 生木瓜120克路路通120克 生蒲黄90克樟脑90克苏木90克赤芍60克红花

  • 槐角利膈丸

    药方名称槐角利膈丸处方牵牛1两半,皂角1两(酥炙),槐角(炒)5钱,半夏5钱。制法上为末,生姜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风胜痰湿,胸膈痞满,及喘满咳嗽。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 鸡苏汤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鸡苏汤药方名称鸡苏汤处方鸡苏2两半,地黄汁5合,桑根白皮(锉)1两,生姜汁5合,葛根(锉)2两,小蓟根(切)2两,淡竹茹2两。制法上除地黄、生姜汁外为粗末。功能主治坠堕扑损,内伤

  • 逍遥丸(水丸)

    药方名称逍遥丸(水丸)处方柴胡100g当归100g白芍100g白术(炒)100g茯苓100g 炙甘草80g薄荷20g性状为黄棕色至棕色的水丸;味甜。炮制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100g

  • 调中二陈汤

    药方名称调中二陈汤处方陈皮8分,半夏8分,茯苓8分,甘草8分,枳壳8分,大腹皮8分,红花8分,川芎8分,当归8分,白芍8分,防风6分,槟榔6分,黄耆6分,桔梗6分,青皮6分,乌药6分,苏木6分,枳实6

  • 周氏回生丹

    药方名称周氏回生丹别名时疫止泻丸(《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处方五倍子60克檀香9克木香9克沉香9克 公丁香9克甘草15克千金子霜30克 红芽大戟(醋炙)45克 山慈菇45克 六神曲(麸炒)150克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