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呕吐青蓝色水液。多因肝郁化火所致。《医贯·噎膈论》:“又有一种肝火之证,亦呕而不入,但所呕者酸水,或苦水,或青蓝水,惟大小便不秘,亦能作心痛,此是火郁木郁之证。”宜用吴茱萸、黄连浓煎,继服逍遥散
推拿手法名。用手触摸肢体穴位,适用于全身各关节、骨骼、肌腱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摸法摸者,用手细细摸其所伤之处,或骨断、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筋强、筋柔、筋歪、筋正、
同宗筋。《灵枢·五味》:“阴者,积筋之所终也。”详宗筋条。
病证名。八瘕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脂瘕,在脂膜间,猝难踪迹,其苦腰背如刺,左右走腹中而切痛,少腹沉重,身体解,大小便血,时甚时止,此症妇人独患之。”《类证治裁·痃癖癥瘕诸积论治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五脏镜源》4卷、《病源手镜》1卷,均佚。
【介绍】:晋代外科医生。履贯欠详,善治疽症。
针刺前后的禁忌。《灵枢·终始》:“凡刺之禁: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
证名。胀病之一。《灵枢·胀论》:“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医醇賸义·胀》:“肾本属水,寒气乘之,……故腹满引背,时形困苦,腰髀痛则下元虚寒,营血不能流灌也。当温肾祛寒,温泉汤主之。”参见胀
针刺器具。一种利用弹簧装置将针迅速弹入皮下的针刺辅助器具。可以减轻针刺疼痛。目前市售的有套节型和拉杆型的两种。
①见《湖南药物志》。为朱砂根之别名。②见《分类草药性》。为射干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