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庐方案
见爱庐医案条。
见爱庐医案条。
《疡医大全》卷七方。乳香(去油)、血竭、巴豆霜、老君鬚、母丁香、连翘、没药(去油)、沉香、木香、苦丁香各一钱二分。为细末,炼蜜为丸,芡实大,朱砂为衣,每服一至二丸,空腹酒送下,得大便二、三次后,用冷粥
《证治准绳·幼科》集二方。雄黄、蝎尾、朱砂、代赭石(煅,醋淬)、轻粉、麝香各二钱半,巴豆(去油)三个,杏仁(去皮尖,微炒)二钱。为细末,蒸枣肉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至五丸,木香煎汤化服。治小儿食痫,症
《时病论》卷五方。又名雷氏宣透膜原法。姜厚朴、藿香叶、黄芩(酒炒)各一钱,槟榔、姜半夏各一钱五分,草果仁八分,粉甘草五分。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治湿疟,寒甚热微,身痛有汗,肢重脘闷。
出《海上集验方》。即胡桃仁,详该条。
见《河南中药手册》。为露蜂房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浮萍之别名,详该条。
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能利尿、通淋、清神、顺气、散结。①位于手背第四与第五掌骨小头之间。《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掌背穴图》:“二人上马,在小指下里侧,对兑边是穴,治小便赤涩,清补肾水。
【介绍】:三国时吴国医生。平生从事磨镜职业,深入民间,遇有病人,则予丸药治疗,多有疗效。因姓名不传,一般人称他负局先生。
病证名。《素问·痿论》:“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证治准绳·杂病》:“脾热者,轻手扪之不热,重按至筋骨又不热,不轻不重,在轻手重手之间,此热在肌肉,遇夜尤甚。”脾热有虚实之分,详脾实热、脾虚热条。
书名。1卷。清·尤乘撰。刊于1667年。内容有:喉症总论、咽喉门(7病)、口牙舌颈面腮门(19病)、喉症治法及制药、用药法、喉症验方等。文字简明,切于实用。解放后出版排印本(与《咽喉脉证通论》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