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峰
【介绍】:
见王之政条。
【介绍】:
见王之政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洋虫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浮翳内障。详该条。
【介绍】:见章迪条。
病名。痢疾之因热毒所致者。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其证痢下五色脓血,或如烂鱼肠,或如豚肝,心烦,腹痛如绞。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方如茜根丸、三黄熟艾汤加忍冬藤、白头翁、马齿苋等药。本病可见于重症中毒
【介绍】:明代医生。江西波阳县人。博览群书,精于脉理,善于记忆选方,治病效果较好。
食疗剂型之一。指用食物药或中草药与米同煮成粥。适于病后、产后及慢性病的调理。常见如八宝粥、大枣粥等。
病名。《疡医准绳》卷五:“起堆核数枚,但小些为马疔,又名马铃。用紫金钟、紫金皮、紫河车、天南星磨醋煖涂,又用紫金皮、紫金藤、红内消、马蹄香、马蹄藤煎酒服。”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肾蕨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面目浮肿由虚所致者。见《景岳全书·面病》。详面目浮肿条。
指虚证和实证错杂互见的证候。《通俗伤寒论·气血虚实章》:“虚中挟实,虽通体皆现虚象,一二处独见实证,则实证反为吃紧;实中挟虚,虽通体皆现实象,一二处独见虚证,则虚证反为吃紧。景岳所谓‘独处藏奸’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