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杂病源流犀烛·面部门》卷二十四。即杏仁煎第一方,见杏仁煎条。
即胃阴虚。详该条。
七情之一。属正常的情志活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在志为喜。”《素问·举痛论》:“喜则气缓。”但暴喜无度,则可成为致病因素。《灵枢·本神》:“喜怒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素问·阴阳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锦地罗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北魏医生。履贯欠详。
骨名。出《素问·骨空论》。又称,又名血盆骨。即锁骨。参见拄骨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多因忧思气结,湿热瘀浊不化酿成。症为瘤体内有虫,生于胁下,宜外治为主。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用粹,又字修之,上海市人。先业儒,因有家传而旁通医术,博采前代多种医籍,以《内经》为主,旁及张仲景、刘完素、张洁古、李东垣、朱丹溪等名家之说,编成《证治汇补》一
【介绍】:见朱煜条。
病名。出《疠疡机要》卷上。即疠风。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