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樟树皮之简称,详该条。
指第四胸椎。《素问·刺热篇》:“四椎下间主鬲中热。”
疝之俗称。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详疝条。
病名。耵,耳垢也。《仁斋直指方》:“人耳间有津液,轻则不能为害。若风热搏之,津液结纽或核塞耳。亦令暴聋,为之耵耳。”即今之耵聍栓塞。宜取出之,或滴耳油润后取出。
水清之时。《素问·阴阳类论》:“阴阳交,期在溓水。”张景岳注:“溓,音敛,清也。”水清之时,相当于中秋。
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详见金元四大家条。
病证名。见《女科秘要》卷二。亦名妊娠阴肿。此症多发生在妊娠后半期,多因脾肾阳虚,温化健运失职,水湿下注,而致外阴浮肿。宜温阳健脾。用安胎顺血散(诃子,水煎温服);外用地肤子、艾叶、防风、透骨草、荆芥、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青风藤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胡麻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药丛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