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诀余义
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
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指隐疹皮疹色白者。详见隐疹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山稔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五代时后蜀医家。撰有《广正集灵宝方》一百卷,已佚。
病名。指病邪直中阴经的虚寒证。见《通俗伤寒论·阴证伤寒》。分寒中太阴、寒中少阴、寒中厥阴三类。寒中太阴用胃苓汤、附子理中汤等方;寒中少阴用真武汤、附姜白通汤等方;寒中厥阴用当归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方。
方书。日本丹波元简辑。1卷。刊于1801年。取张仲景以降历代医籍及日本方书危证门中之方法简捷、仓促易办者,汇辑成帙,以为救卒拯急之用。分30门,每方注明出处。现存1810年聿修堂刻本、《皇汉医学丛书》
病名。见《伤科汇纂·凡例》。即脱臼,见该条。
眼科病证。清·吕熊飞《眼科易秘》:“时维夏令,红障满轮,暑气熏灼,最易染人。”即天行赤眼,详该条。
指眼球。《银海精微》:“目睛斜视倒目者何也?答曰:肝经受风邪所牵。”
证名。指粪便干燥秘结。见《名医类案·秘结》。详大便秘结条。
病证名。亦作伏瘕。指邪热伏于大肠所致的瘕病。《素问·气厥论》:“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虑瘕,为沉。”《宣明论方》卷一:“虑瘕证,主女病,大肠小肠移热名虑瘕,津液耗散,不能滑利,菀结而大肠秘涩。”可用槟榔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