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痰嗽

痰嗽

病名。一名痰咳。指痰盛致嗽。见《济生方·咳嗽》。《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痰嗽,嗽动便有痰声,痰出即嗽止也。其脉浮滑,必兼胸膈满,痰涎多,或寒热交作,面浮如盘。缘湿痰在胃,上干于肺也。宜半瓜丸、滴油散、澄清散。其有一种发咳时,直至顿吐饮食,痰物俱尽方少安者,此乃肝木脾土风痰壅盛所致也。宜白圆子。”参见痰咳,咳嗽条。

猜你喜欢

  • 团岗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针灸集成》作环岗。位于骶部,当小肠俞直下2寸处。主治大小便不通、腰痛等。艾炷灸3~7壮。

  • 髓中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四满。见该条。

  • 阴阳二痫

    出《证治准绳·杂病》。即阴痫和阳痫。各详该条。

  • 春月咳嗽

    指春月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嗽。《不居集》卷十五:“春月咳嗽:春月风寒所伤,咳嗽声重,头疼,用金沸草散。咳嗽声重,身热头疼,用《局方》消风散。盖肺主皮毛,肺气虚则腠理不密,风邪易入,治法当解表兼实肺气。肺有

  • 粟壳

    见《易简方》。为罂粟壳之简称,详该条。

  • 龟背驼

    病名。《马培之医案》:“龟背乃先天肾亏,冷风入脏、或痰饮攻注或内挫折伤……或婴儿脊骨柔脆、强坐太早,皆能致之……腰脊板强,渐致背驼,成为龟背驼。”相当于脊椎结核或佝偻病所致之背驼。参见龟背痰条。

  • 吐乳泻青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婴儿吐乳而兼腹泻,且排泄物呈青色的证候。多因患儿感受寒邪,伤及脾胃,肝气逆乱,上扰于胃则吐乳,下扰于肠则泻青。治宜补脾平肝。用异功散加肉桂、白芍。

  • 红漏

    出董炳《避水集验要方》。①指月经。②指经漏。

  • 肩三针

    为分布在肩关节周围的肩髃、肩前、肩后三个穴位的合称。肩髃:见该条。肩前:在腋前皱襞头上1寸。肩后:在腋后皱臂头上1.5寸。主治肩痛不举,上肢瘫痪或麻痹等。各刺1~1.5寸。

  • (眼)小嘴

    见《广勤轩遗稿》。即外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