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虎加苍术汤

白虎加苍术汤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白虎加苍术汤

药方名称白虎加苍术汤

处方知母180克甘草(炙)60克石膏500克苍术90克粳米90克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湿温病,身热胸痞,多汗,舌红苔白腻。现用于风湿热、夏季热等。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活人书》卷十八:白虎加苍术汤

药方名称白虎加苍术汤

别名苍术白虎汤、白虎苍术汤、白虎加苍汤

处方知母6两,甘草(炙)2两,石膏1斤,苍术3两,粳米3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清温燥湿。主湿温病。身热胸痞,汗多,舌红,苔白腻者;湿温,两胫逆冷,胸腹满,多汗,头目痛,苦妄言,其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伤寒发汗不解,脉浮者;湿温憎寒壮热,口渴,一身尽痛,脉沉细者;湿热证,壮热口渴,自汗身重,胸痞,脉洪大而长者;疹毒烦热渴泻者。

用法用量苍术白虎汤(《宣明论》卷六)、白虎苍术汤(《保婴撮要》卷十八)。白虎加苍汤(《医学入门》卷四)。

各家论述1.《医方考》:温毒藏于肌肤,更遇于湿,名曰湿温。湿为阴邪,故憎寒;温为阳邪,故壮热;温热入里,故口渴;湿流百节,故一身尽痛;湿为阴,故脉沉细。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白虎汤也,所以解温热;加苍术者,取其辛燥能治湿也。

2.《本事方释义》:知母气味苦寒,入足阳明;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石膏气味辛寒,入手太阴、足阳明;苍术气味苦辛温,入足太阴;白粳米气味甘平,入手足太阴。此治暑湿相搏而为湿温病者。以苦寒。辛寒之药清其暑;以辛温雄烈之药燥其湿,而以甘平之药缓其中,则贼邪,正邪皆却,病自安矣。

临床应用湿温:癸丑年,故人王彦龙作毘陵仓官,季夏得疾,胸项多汗,两足逆冷,谵语,医者不晓,杂进药已经旬日。予诊之,其脉关前濡,关后数。予曰:当作湿温治。盖先受暑后受湿,暑湿相搏,是名湿温。先以白虎加人参汤,次以白虎加苍术汤,头痛渐退,足渐温,汗渐止,3日愈。

摘录《活人书》卷十八

《伤暑全书》卷下:白虎加苍术汤

药方名称白虎加苍术汤

处方石膏2钱,知母(去粗)1钱,苍术(米泔水浸,晒)1钱,羌活1钱,甘草5分。

制法上作1剂。

功能主治中暑无汗,脉虚弱,腹满身重,口燥面垢,谵语发狂。

用法用量水2钟,加糯米1撮,煎8分,不拘时候服。

摘录《伤暑全书》卷下

猜你喜欢

  • 跌打营养汤

    药方名称跌打营养汤处方西洋参3克(或党参15克)黄耆9克当归6克川芎4.5克 熟地15克白芍9克 枸杞15克淮山药15克续断9克砂仁3克三七4.5克补骨脂9克骨碎补9克木瓜9克甘草3克功能主治补气血,

  • 车膏涂方

    药方名称车膏涂方处方车膏。功能主治手足冻疮肿烂。用法用量上1味,熬令热,涂疮上,又以羊脂和蜜,熬匀涂敷。每日2-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 硫朱丸

    药方名称硫朱丸处方硫黄半两,川乌头(炮,去皮)半两,朱砂(水飞)2两,天南星1两(炮制)。制法上为末,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肾厥,及痰厥头疼,诸药不效。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硫

  • 锦线油

    药方名称锦线油处方当归1两,生军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汤火烫。用法用量麻油调敷。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 麻桂饮

    药方名称麻桂饮处方官桂3~6克当归9~12克 炙甘草3克陈皮(随宜用,或不用亦可)麻黄6~9克功能主治治伤寒温疫,阴暑疟疾,阴寒气胜而邪不能散者。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7片;煎至240毫升

  • 大脏丹

    药方名称大脏丹处方大蒜(湿纸煨)1两,厚朴(去皮,姜制,研)1两,硫黄半两(别研),以上3味,用猪大肠7寸,去膜,入药在内,两头缚定,以好酒煮烂,同研成膏,茴香(淘去沙,炒)半两,肉豆蔻(面裹煨)半两

  • 痛经丸

    药方名称痛经丸处方当归75g白芍50g川芎37.5g 熟地黄100g香附(醋制)75g木香12.5g青皮12.5g山楂(炭)75g延胡索50g炮姜12.5g肉桂12.5g丹参75g茺蔚子25g红花25

  • 淮南丸

    药方名称淮南丸处方车前子、车下李根皮、石长生、徐长卿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作方囊贮半合。功能主治女子、小儿诸般疰证,心闷乱,头痛呕吐。用法用量系衣带及头,若疰一家,以合此共带之;又临入疰舍,取此药自烧

  • 凉血清燥汤

    药方名称凉血清燥汤处方熟地、阿胶、白芍、川柏(炒)、当归、丹皮、茵陈、鹿衔草、元武版、女贞子。功能主治干脚气。摘录《医门补要》卷中

  • 荆穗四物汤

    药方名称荆穗四物汤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荆芥穗。功能主治血虚头晕。摘录《金鉴》卷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