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毛大丁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牙宣。详该条。
经验方。见《中医外科临床手册》。大枫子1750克,薏苡仁、荆芥各250克,苦参、白蒺藜、小胡麻、苍耳子、防风125克,白花蛇30克,苍术、白附子、当归、桂枝、秦艽、白芷、草乌、威灵仙、川芎、钩藤、何首
推拿手法。用拇指桡侧部或其余四指指端快速地来回推抹头颞部。有疏散风邪等作用。常用于头痛等症。
补法之一。补益肾脏的方法。分补肾阴、补肾阳。详各条。
出《本草经集注》。即蓝实,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左右串。见该条。
【介绍】:见虞洮条。
病证名,又名痛渴、三消,为津液枯燥,虚热内盛的病证。临床以口渴、饮多、食多、尿多而消瘦为特征。《幼科铁镜》:“三消之症,实热者少,虚热者多,不足之症……始而心肺消渴,或脾胃消中,或肾水消浊。传染日久,
【介绍】:北宋医生。善针灸,民间流传其用针治难产的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