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救荒本草》。为豨莶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隋代兽医。撰有《治马经》三卷。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多由风寒外侵,风盛血燥,寒滞血脉,肤失濡养而成。患处皮肤枯燥,干裂疼痛,甚则皮脱。用葱汤外洗,涂润肌膏。
见《药材学》。为蛴螬之别名,详该条。
颈侧之筋,相当于胸锁乳突肌之前缘部。《灵枢·寒热病》:“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
经隧的支别络脉。《灵枢·刺节真邪》:“去爪者,刺关节肢络也。”
见《本草纲目》。为荔枝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海芋之别名,详该条。
见苏州医学院等《中草药手册》。为胡颓子之别名,详该条。
祛除湿邪的统称。分化湿、燥湿、利湿等法。湿在上焦宜化,在中焦宜燥,在下焦宜利。脾主运化水湿,治湿应注意健脾。详见化湿、燥湿、利湿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