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遗溺,灸遗道,侠玉泉五寸。随年壮。”即位于脐下4寸(中极即玉泉)旁开2.5寸处。与肠遗穴同位。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则定位于中极穴旁开5寸处。
【介绍】:见孙志宏条。
解剖部位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眼弦。详该条。
病证名。见《幼幼集成》。又名挟热痛。小儿热邪内积、气机不畅而致的腹痛。症见腹痛伴有面赤唇红,壮热烦躁、手足心热、多发于夜。治宜清热理气。用四顺清凉饮(白芍、当归、大黄、甘草)加青皮、枳壳,亦可针刺行间
①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物露置户外,任其日晒夜露。②药物剂型之一。参见露剂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阳桃,详该条。
指小便浑浊。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科》。即便浊。详该条。
见《本经疏证》。即淡豆豉,详该条。
出《颅囟经》。即历瘠疳疟。详该条。
见《河北药材》。为蟋蟀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