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六。即倪涵初治痢第三方,见该条。
【介绍】:见封君达条。
病证名。偏头痛的别称。《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夫头偏痛者,由人气血俱虚,客风入于诸阳之经,偏伤于脑中故也。”详偏头痛条。
见《广州植物志》。即火秧竻,详该条。
见《南京民间药草》。即芦根,详该条。
【介绍】:清代医家。号乐天。福建邵武县人。擅长儿科,尤精于麻痘。嘉庆年间(1796~1820年)曾在广东学人痘接种术,后在福建推广种痘术。晚年著有《保赤指南车》一书,对儿科杂证,尤其是麻痘有较详尽的叙
【介绍】:见凌奂条。
出《药性论》。为砂仁之别名,详该条。
即臊臭、焦臭、香臭、腥臭、腐臭五种臭味。
出清·袁于江《生生宝录》。古人对孕妇提出应注意的事项,即一节“嗜欲”,二节“劳逸”,三慎“起居”,四节“饮食”,五节“见闻”。称为胎前十字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