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祛寒法

祛寒法

温法。详该条。

猜你喜欢

  • 御药院同监

    金代医官职称。为御药院低等医官,官阶从九品。参见御药院条。

  • 长令

    指夏季生长之气当令之时。《素问·五常政大论》:“长令不扬。”谓夏令生长之气不得发扬。

  • 荜拨丸

    ①《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八方。荜拨、白术、桂心、陈皮、肉豆蔻各三分,煨诃子二两,丁香、胡椒、炮姜、木香各半两,炮附子、厚朴各一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粥饮送下。治气劳,大肠时泄,不欲

  • 五脏生成篇

    《素问》篇名。本篇的主要内容是从生理、病理、诊断等方面,论述了五脏的生色、病色、死色及五体、五味、五色、五脉之间的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关系。吴崖注:“五脏未病,有相因相成之理;五脏已病,亦有相生相成之

  • 凤凰鼓翅

    小儿推拿方法。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又名凤凰转翅。陈氏《小儿按摩经·手法》:“掐精宁、威灵二穴,前后摇摆之:治黄肿也。”此法能降喉内痰响,治暴死。见《推拿抉微·推拿各法》。

  • 下胎方

    《景岳全书·妇人规古方》卷六十一引《广济方》方。天花粉四两、肉桂、牛膝、豆豉各三两。为末,水煎,分三次服,每隔一小时一次。用于催产,并治胎死不下。

  • 小儿风瘙

    病证名。《千金要方》卷五上:“小儿病风瘙,痒痛如疥,搔之汁出,遍身,如麻豆粒,年年喜发,面目虚浮,手足干枯,毛发细黄,及肌肤不光泽,鼻气不利,此少时热盛极,体当风,风热相搏所得也。”参见小儿风疾瘾疹条

  • 张升蛟

    【介绍】:清代医家。字潮青,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撰《痘疹前编》、《痘疹后编》等书,乃采集群书,参以临证心得之作,列述内症、外治法、本草、用药法、怪症等,前后三十年而成。

  • 傍针刺

    古刺法名。十二刺之一。《灵枢·官针》:“傍针刺(《针灸甲乙经》称傍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指治疗顽痹的针刺方法。其法在患处正中刺一针,旁边刺一针。因其正、傍同刺,故名傍针刺。

  • 柴源

    【介绍】:南宋医家。绍兴(1131~1162)年间为翰林医,兼太医局教授。与王继先等同校《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1159年),充检阅校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