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七叶莲之别名,详该条。
出《全幼心鉴》。即脐风。详该条。
火为阳,故名。①指心火。详该条。②指阳热亢盛,通常多见于温病。详气分病条。
出《素问·长刺节论》。分,指肌肉的会合处。较多肌肉会合之处为大分,较少肌肉会合之处为小分。
五膈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四肢倦重,身常发热,胸痹引背,不能多食,名曰喜膈。”参见五膈条。
证名。见《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指大便多粘沫。参见泄泻、痢疾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赤胫散之别名,详该条。
流注病的一种。因跌扑损伤,或产后恶露未尽,瘀滞经络,湿热毒邪乘虚而入,结而为肿,形成本病。初起局部肿胀,触之坚痛,皮色微红或青紫;继而皮色焮红灼热,并可向周围蔓延,伴有恶寒发热,骨节疼痛等症。久后成脓
书名。5卷。清·唐千顷撰。刊于1762年。卷1种子,卷2胎前,卷3临盆,卷4产后,卷5保婴。书中论胎产、儿科常见疾病及护理事项,内容较简要。此书流传较广,另有增订或改编本,如《增广大生要旨》、《三科大
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即胎前阴门肿。详该条。